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5-17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导弹主动段红外成像全链路物理效应分析 | 第20-28页 |
2.1 场景的红外辐射模型 | 第21-22页 |
2.1.1 目标辐射模型 | 第21-22页 |
2.1.2 背景辐射模型 | 第22页 |
2.2 大气传输模型 | 第22-25页 |
2.2.1 大气的衰减 | 第22-23页 |
2.2.2 大气的路径辐射 | 第23-24页 |
2.2.3 大气效应计算软件 | 第24-25页 |
2.3 探测器模型 | 第25-26页 |
2.3.1 红外成像系统的传递函数链路 | 第25页 |
2.3.2 探测器的噪声模型 | 第25-26页 |
2.4 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基于osgEarth的地面红外背景建模 | 第28-50页 |
3.1 地面材质的红外辐射特性研究 | 第28-32页 |
3.1.1 地表温度建模 | 第30-32页 |
3.2 基于osgEarth的红外纹理设计 | 第32-42页 |
3.2.1 GeoTiff格式介绍 | 第32-36页 |
3.2.2 面向osgEarth的红外纹理制作 | 第36-42页 |
3.3 基于osgEarth的局部区域红外背景模型制作 | 第42-48页 |
3.3.1 OSG(Open Scene Graph)简介 | 第42-45页 |
3.3.2 局部地区的红外数字地球制作 | 第45-48页 |
3.4 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导弹点目标的红外成像建模与仿真 | 第50-82页 |
4.1 目标空间坐标到像面坐标的转换 | 第50-61页 |
4.1.1 常用坐标系介绍 | 第51-52页 |
4.1.2 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第52-59页 |
4.1.3 由地心坐标到像面坐标的几何成像仿真 | 第59-61页 |
4.2 在轨卫星的成像模型 | 第61-72页 |
4.2.1 大气效应 | 第62-69页 |
4.2.2 光学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第69-72页 |
4.3 导弹主动段的场景成像仿真 | 第72-80页 |
4.3.1 利用帧缓冲对象生成导弹主动段仿真图像 | 第72-77页 |
4.3.2 探测器噪声的仿真 | 第77-80页 |
4.4 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作者简介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