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0页 |
第2章 案情与争议焦点 | 第10-12页 |
2.1 案情简介 | 第10页 |
2.2 争议焦点 | 第10-12页 |
2.2.1 原告是否具备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 | 第10-11页 |
2.2.2 确定原告成员资格的主体是村民委员会还是村民大会 | 第11页 |
2.2.3 被告村民委员会的行为是否侵权 | 第11-12页 |
第3章 法理评析 | 第12-24页 |
3.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资格的内涵界定 | 第12-14页 |
3.1.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第12-13页 |
3.1.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 | 第13-14页 |
3.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法律特征 | 第14-15页 |
3.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主体 | 第15-17页 |
3.3.1 认定“成员资格”主体的观点综述 | 第15-16页 |
3.3.2 认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主体的选择 | 第16-17页 |
3.4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标准分析 | 第17-24页 |
3.4.1 立法文本分析 | 第17-18页 |
3.4.2 学界理论述评 | 第18-20页 |
3.4.3 成员资格认定的一般标准 | 第20-21页 |
3.4.4 特殊情况下的认定标准 | 第21-23页 |
3.4.5 结合本案原告资格情况分析 | 第23-24页 |
第4章 分析结论 | 第24-26页 |
4.1 赵某等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 | 第24页 |
4.1.1 基于一般认定标准的考量 | 第24页 |
4.1.2 基于特殊情况认定标准的考量 | 第24页 |
4.2 被告村民委员会的行为不合法 | 第24-25页 |
4.3 被告村民委员会的行为构成对27名村民的侵权 | 第25-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致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