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公司僵局的内涵及破解措施 | 第11页 |
1.2.2 人合性在公司僵局及公司解散中的作用 | 第11-12页 |
1.2.3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及其完善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案件介绍 | 第15-19页 |
2.1 基本案情 | 第15-16页 |
2.2 法院审理结果与裁判观点 | 第16-19页 |
2.2.1 一审法院的审理结果与裁判观点 | 第16-17页 |
2.2.2 二审法院的审理结果与裁判观点 | 第17-19页 |
第3章 本案争议焦点 | 第19-24页 |
3.1 吕增民等人是否是本案的正当当事人 | 第19-21页 |
3.1.1 吕增民等人是否对外转让了股权 | 第19页 |
3.1.2 威海成全公司诉吕增民等未实际出资能否中止本案审理 | 第19-20页 |
3.1.3 吕增民等是否具备提起本案诉讼的主体资格 | 第20-21页 |
3.2 威海成全公司是否符合公司解散的法定情形 | 第21-24页 |
3.2.1 公司经营管理是否发生严重困难 | 第21-22页 |
3.2.2 公司存续是否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 第22-23页 |
3.2.3 是否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 | 第23-24页 |
第4章 本案涉及争议焦点的分析 | 第24-30页 |
4.1 吕增民等人是否是本案正当当事人之评析 | 第24-26页 |
4.1.1 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法定程序之概述 | 第24-25页 |
4.1.2 威海成全公司诉吕增民等未出资能否中止本案审理之判断 | 第25-26页 |
4.1.3 吕增民等是否具备提起本案诉讼的主体资格之认定 | 第26页 |
4.2 威海成全公司是否符合公司解散法定情形之评析 | 第26-30页 |
4.2.1 对“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之界定 | 第26-28页 |
4.2.2 对“继续存续会使股东的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分析 | 第28页 |
4.2.3 对“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认定 | 第28-30页 |
第5章 对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思考 | 第30-34页 |
5.1 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存在的缺陷 | 第30-31页 |
5.2 对完善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若干建议 | 第31-34页 |
5.2.1 进一步细化解散标准,完善公司司法解散的法定条件 | 第31页 |
5.2.2 补充和完备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中的程序性规定 | 第31-32页 |
5.2.3 建立防范股东滥用诉权的制度 | 第32-33页 |
5.2.4 确立我国公司司法解散的替代性救济机制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