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6-19页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 研究总体框架 | 第20-22页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2章 资本结构的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23-33页 |
2.1 资本结构的决定理论 | 第23-28页 |
2.1.1 权衡理论 | 第23-24页 |
2.1.2 融资优序理论 | 第24-26页 |
2.1.3 择时理论 | 第26-27页 |
2.1.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7-28页 |
2.2 动态资本结构理论 | 第28-30页 |
2.3 资本结构波动研究 | 第30-33页 |
第3章 资本结构波动状况分析 | 第33-53页 |
3.1 资本结构杠杆水平 | 第33-35页 |
3.2 资本结构变化区间 | 第35-39页 |
3.3 公司历史对资本结构波动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 杠杆水平与资本结构波动 | 第40-45页 |
3.5 资本结构波动率 | 第45-47页 |
3.6 不同观测窗口下资本结构波动率 | 第47-48页 |
3.7 不同行业下资本结构波动率 | 第48-52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资本结构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53-74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53-54页 |
4.2 变量选择 | 第54-55页 |
4.2.1 资本结构波动(VLever) | 第54页 |
4.2.2 被解释变量 | 第54-55页 |
4.3 数据来源 | 第55页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5-66页 |
4.4.1 资本结构波动的微观因素 | 第55-58页 |
4.4.2 资本结构波动的宏观因素 | 第58-60页 |
4.4.3 资本结构波动观测的长度 | 第60-66页 |
4.5 稳健性分析 | 第66-72页 |
4.5.1 微观因素对资本结构波动影响的稳健性检验 | 第67-69页 |
4.5.2 宏观因素对资本结构波动影响的稳健性检验 | 第69-7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5章 资本结构波动的同行效应研究 | 第74-91页 |
5.1 研究设计 | 第74-75页 |
5.2 变量构建 | 第75-76页 |
5.2.1 被解释变量 | 第75页 |
5.2.2 解释变量 | 第75-76页 |
5.2.3 控制变量 | 第76页 |
5.3 数据来源 | 第76页 |
5.4 统计描述 | 第76-79页 |
5.5 基础实证结果 | 第79-83页 |
5.6 资本结构波动同行效率的机制分析 | 第83-89页 |
5.6.1 什么行业更加偏好于资本结构波动的跟随 | 第84-88页 |
5.6.2 什么公司更加偏好于资本结构波动的跟随 | 第88-8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第6章 过度自信的CEO对资本结构影响研究 | 第91-108页 |
6.1 研究假说 | 第91-93页 |
6.2 实证模型 | 第93-94页 |
6.3 变量定义 | 第94-95页 |
6.4 数据来源 | 第95页 |
6.5 描述性统计 | 第95-98页 |
6.6 实证结果 | 第98-103页 |
6.6.1 过度自信的CEO对资本结构波动的影响 | 第98-101页 |
6.6.2 资本结构状况如何影响资本结构波动对过度自信的敏感性 | 第101-103页 |
6.7 稳健性问题 | 第103-106页 |
6.7.1 公司风险 | 第103-105页 |
6.7.2 融资约束 | 第105-106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08-114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08-110页 |
7.2 启示 | 第110-113页 |
7.2.1 中国资本结构波动现状 | 第110-111页 |
7.2.2 相关政策建议 | 第111-113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1页 |
致谢 | 第121-123页 |
附录A 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经历与成果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