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导论 | 第11-18页 |
(一)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11-12页 |
1.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2. 选题的意义 | 第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8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与特征 | 第18-23页 |
(一) 翻转课堂的内涵 | 第18-19页 |
(二) 翻转课堂的特征 | 第19-23页 |
1. 教学资源的全面、共享 | 第19-20页 |
2. 教学媒体的创新、灵活 | 第20-21页 |
3. 教学过程的互动、个性 | 第21-23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3-30页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 第23-26页 |
1. 教学理念陈旧 | 第23-24页 |
2. 教学方式单一 | 第24-25页 |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程度低 | 第25-26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 第26-30页 |
1. 建构主义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 | 第26-27页 |
2. 师生观念转换为其提供了思想基础 | 第27-28页 |
3. 信息技术发展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持 | 第28-30页 |
三、翻转课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具体应用 | 第30-40页 |
(一) 课前准备阶段 | 第30-34页 |
1. 制定自主学习导学单 | 第31页 |
2. 创建微视频资源 | 第31-34页 |
(二) 课堂活动阶段 | 第34-37页 |
1. 合作探究学习 | 第35页 |
2. 个性化指导 | 第35-36页 |
3. 总结归纳 | 第36-37页 |
(三) 课后测评阶段 | 第37-39页 |
1. 课后反馈 | 第37-38页 |
2. 教学效果评价 | 第38-39页 |
(四) 翻转课堂实施注意事项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