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音乐评论、欣赏论文

二十世纪中国严肃音乐的创作和传播与大众对严肃音乐的需求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绪论第8-12页
第一章 严肃音乐第12-16页
    第一节 严肃音乐的界定第12-13页
        一 广义的严肃音乐的认识第12-13页
        二 狭义的严肃音乐认识第13页
    第二节 严肃音乐的流变第13-16页
        一 寻严肃音乐西方之源头第13-14页
        二 究严肃音乐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发展第14-16页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中国严肃音乐创作第16-26页
    第一节 学堂乐歌+五四时期严肃音乐创作时期第16-17页
        一 学堂乐歌+五四时期时代背景第16页
        二 该时期经典严肃音乐创作评价第16-17页
    第二节 “一元”严肃音乐创作时期第17-22页
        一 战争时期的严肃音乐创作第18-19页
        二 建国初期的严肃音乐的创作第19-21页
        三 文革十年间的严肃音乐的创作经典第21-22页
    第三节 “多元”严肃音乐创作时期第22-26页
        一 1976到1989的严肃音乐创作第22-23页
        二 1989年至今的严肃音乐的创作第23-26页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中国严肃音乐的传播第26-36页
    第一节 严肃音乐在中国的传播过程第26-31页
        一 学堂乐歌+五四时期严肃音乐的传播第26-28页
        二 一元时期严肃音乐的传播第28-30页
        三 多元时期的严肃音乐的传播第30-31页
    第二节 严肃音乐在中国的传播方式第31-36页
        一 通过音乐院校的方式进行传播第31-32页
        二 通过音乐会的方式进行传播第32-33页
        三 通过音乐节的方式进行传播第33页
        四 通过音乐期刊杂志的方式进行传播第33-34页
        五 通过电子媒介的方式进行传播第34-36页
第四章 严肃音乐在大众中的需求及其推广第36-43页
    第一节 大众对严肃音乐的需求第36-39页
        一 相关概念的阐释第36-37页
        二 大众对严肃音乐内容和认知途径的探析第37-38页
        三 大众对严肃音乐价值功能的需求第38-39页
    第二节 推广严肃音乐的思考第39-43页
        一 为何要推广严肃音乐第39-40页
        二 大众对欣赏严肃音乐作品的偏差因素第40-41页
        三 对推广严肃音乐的展望第41-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附录第46-49页
致谢第49-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门德尔松《无词歌OP19.NO.3》与舒曼《森林情景之猎歌》作品的对比研究
下一篇:从音乐社会学角度看中国手风琴在20世纪末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