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7页 |
引言 | 第7-16页 |
(一) 叶燮及其门人简况 | 第7-11页 |
(二)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1-16页 |
一、 方法论 | 第16-19页 |
二、 源流论 | 第19-25页 |
三、 体用论 | 第25-34页 |
(一) 诗之体 | 第25-31页 |
1、 推重格调 | 第25-29页 |
2、 倡多样风格 | 第29-31页 |
(二) 诗之用——“温柔敦厚” | 第31-34页 |
四、 主体论 | 第34-40页 |
(一) 胸襟 | 第34-37页 |
(二) 才、胆、识、力 | 第37-40页 |
五、 接受论 | 第40-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