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传染性法氏囊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1.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血清型 | 第12-13页 |
1.1.2 传播特点 | 第13页 |
1.1.3 病毒结构 | 第13-14页 |
1.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检测方法 | 第14-17页 |
1.2 核酸标准物质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2.1 标准物质简介 | 第17-18页 |
1.2.2 核酸标准物质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标准物质的制备 | 第21-2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2.1.1 毒株 | 第21页 |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1页 |
2.1.3 材料与试剂 | 第21-22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2.2.1 标准物质的制备 | 第22页 |
2.2.2 主要冻干工艺 | 第22-23页 |
2.2.3 标准物质的检验 | 第23页 |
2.3 试验结果 | 第23-24页 |
2.3.1 无菌检验 | 第23页 |
2.3.2 外源性病毒检验 | 第23-24页 |
2.4 讨论 | 第24-25页 |
2.5 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定值方法的建立 | 第27-40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3.1.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7页 |
3.1.2 材料与试剂 | 第27-28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28-34页 |
3.2.1 引物探针的设计 | 第28页 |
3.2.2 荧光定量RT-PCR反应条件的建立与优化 | 第28-29页 |
3.2.3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29-33页 |
3.2.4 特异性试验 | 第33页 |
3.2.5 敏感性试验 | 第33页 |
3.2.6 重复性试验 | 第33-34页 |
3.3 试验结果 | 第34-39页 |
3.3.1 荧光定量RT-PCR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 | 第34-35页 |
3.3.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5-36页 |
3.3.3 特异性试验 | 第36-37页 |
3.3.4 敏感性试验 | 第37页 |
3.3.5 重复性试验 | 第37-39页 |
3.4 讨论 | 第39页 |
3.5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分析性能评估 | 第40-52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4.1.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40页 |
4.1.2 材料与试剂 | 第40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40-45页 |
4.2.1 均匀性检验 | 第40-42页 |
4.2.2 稳定性检验 | 第42-45页 |
4.3 试验结果 | 第45-51页 |
4.3.1 均匀性检验的结果 | 第45-47页 |
4.3.2 稳定性检验的结果 | 第47-51页 |
4.4 讨论 | 第51页 |
4.5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协作标定与不确定度评估 | 第52-59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52页 |
5.1.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52页 |
5.1.2 材料和试剂 | 第52页 |
5.2 试验方法 | 第52-53页 |
5.2.1 协作标定 | 第52-53页 |
5.3 协作标定分析 | 第53-56页 |
5.3.1 定值数据的统计处理及标准值的确定 | 第53页 |
5.3.2 不确定度 | 第53-55页 |
5.3.3 标准值的不确定度评定 | 第55-56页 |
5.4 结果 | 第56-58页 |
5.4.1 定值数据的统计处理及标准值的确定 | 第56-57页 |
5.4.2 不确定度 | 第57-58页 |
5.5 讨论 | 第58页 |
5.6 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页 |
创新点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