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刑法适用中目的偏离问题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论第8-11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8页
    (二) 国内外文献回顾第8-10页
    (三)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0-11页
一、刑法目的释义第11-18页
    (一) 刑法目的与刑法的关系第11-13页
        1. 刑法目的是刑法的创造者第11-12页
        2. 刑法是实现刑法目的的手段第12-13页
    (二) 刑法第一层次目的第13-16页
        1. 法益保护第13页
        2. 人权保障第13-14页
        3. 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的关系第14-16页
    (三) 刑法第二层次目的第16-17页
        1. 刑法第二层次目的的涵义第16页
        2. 第一层次目的与第二层次目的的关系第16-17页
    (四) 刑法目的不同于刑罚目的第17-18页
二、刑法目的的偏离及其后果第18-34页
    (一) 刑法目的的偏离释义第19-24页
        1. 刑法目的“偏离”的涵义第19页
        2. 刑法目的“偏离”的后果:刑事错案的形成第19-24页
    (二) 刑法目的偏离在定罪中的体现:以赵春华案为例第24-30页
        1. 赵春华案定罪分析第25-27页
        2. 赵春华案定罪偏离刑法人权保障目的第27-30页
    (三) 刑法目的偏离在量刑中的体现:以许霆案为例第30-34页
        1. 许霆案案情分析第30-32页
        2. 许霆案的量刑中对刑法保障人权目的的偏离第32-34页
三、刑法目的偏离的原因第34-40页
    (一) 观念原因第34-35页
        1. “有罪推定”的侦查观念第34-35页
        2. “命案必破”的政绩观第35页
    (二) 体制原因第35-36页
    (三) 方法论原因第36-40页
四、刑法目的的回归及其意义第40-44页
    (一) 刑法目的回归的路径第40-42页
        1. “疑罪从无”的司法观念第40-41页
        2. 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体制改革第41页
        3. 刑法目的解释的适用第41-42页
    (二) 刑法目的回归的意义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核酸检测标准物质的研制
下一篇:《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思想及其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