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刺激响应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分离领域的应用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5-17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7-41页
    2.1 刺激响应聚合物材料定制方法第17-21页
        2.1.1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第17-18页
        2.1.2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第18-19页
        2.1.3 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P)第19页
        2.1.4 活性自由基聚合制备刺激响应材料第19-21页
    2.2 刺激响应聚合物材料在分离中的应用第21-39页
        2.2.1 吸附分离第21-27页
        2.2.2 萃取分离第27-32页
        2.2.3 膜分离第32-36页
        2.2.4 水相色谱分离第36-38页
        2.2.5 亲和沉淀分离第38-39页
    2.3 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39-41页
第三章 用于液液萃取生育酚同系物的温敏离子液体共聚物第41-64页
    3.1 引言第41-43页
    3.2 实验部分第43-48页
        3.2.1 原料第43-44页
        3.2.2 RAFT试剂CTA的合成第44页
        3.2.3 1-乙烯基-3-丁基咪唑溴盐(VBIM-Br)的合成第44-46页
        3.2.4 RAFT聚合制备PVBIM-Br-r-PNIPAM (PIL-Br)第46页
        3.2.5 负离子交换制备Poly(VBIM-Ala-r-NIPAM) (PIL)第46-47页
        3.2.6 生育酚同系物的液液两相萃取分离第47页
        3.2.7 萃取剂PIL的回收再利用第47页
        3.2.8 测试表征方法第47-4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8-62页
        3.3.1 VBIM-Br和NIPAM的RAFT聚合第49-51页
        3.3.2 VBIM-Br和NIPAM的RAFT聚合动力学第51-54页
        3.3.3 溶剂对共聚的影响第54-55页
        3.3.4 负离子交换制备PIL第55-56页
        3.3.5 PIL在乙腈中的温度响应能力第56-59页
        3.3.6 生育酚同系物的选择性分离第59-60页
        3.3.7 PVBIM-Br-co-PNIPAM的回收及再利用第60-62页
    3.4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四章 用于金属有机框架颗粒絮凝分离的温敏型聚合物第64-81页
    4.1 引言第64-65页
    4.2 实验部分第65-69页
        4.2.1 原料第65页
        4.2.2 表征第65-66页
        4.2.3 MOFs的合成第66-69页
        4.2.4 MOF颗粒的快速温敏回收与再分散第69页
        4.2.5 MIL-100(Fe)催化降解MB及回收再利用第6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9-80页
        4.3.1 ZIF-67的絮凝及再分散第70-72页
        4.3.2 PNIPAM絮凝ZIF-67的机理探究第72-73页
        4.3.3 ZIF-67的可逆絮凝再分散第73-74页
        4.3.4 PNIPAM对不同MOF颗粒的絮凝第74-78页
        4.3.5 PNIPAM用于催化降解MB的MIL-100回收再利用第78-80页
    4.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五章 温敏型聚合物吸附剂脱除水中苯酚第81-101页
    5.1 引言第81-82页
    5.2 实验部分第82-85页
        5.2.1 原料第82页
        5.2.2 PND-M颗粒的制备第82-83页
        5.2.3 PNqD-M颗粒的制备第83-84页
        5.2.4 苯酚的吸附实验第84页
        5.2.5 PNqD-M颗粒的重复使用实验第84页
        5.2.6 表征第84-8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5-99页
        5.3.1 PNqD-M颗粒的合成第85-87页
        5.3.2 PNqD-M颗粒表面形态和结构表征第87-93页
        5.3.3 PNqD-M吸附苯酚第93-96页
        5.3.4 PNqD-M颗粒回收再利用第96-99页
    5.4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六章 用于吸附水中亚甲基蓝的聚离子液体复合磁性纳米颗粒第101-124页
    6.1 引言第101-102页
    6.2 实验部分第102-106页
        6.2.1 原料第102页
        6.2.2 表征第102-103页
        6.2.3 合成IL单体甲基丙烯酸3-磺酸丙酯己基三丁基膦盐第103-104页
        6.2.4 合成PDA@Fe_3O_4 MNPs第104-105页
        6.2.5 合成PIL@PDA@Fe_3O_4 MNPs第105页
        6.2.6 PIL@PDA@Fe_3O_4纳米颗粒快速吸附亚甲基蓝第105-106页
        6.2.7 PIL@PDA@Fe_3O_4的选择性吸附第106页
        6.2.8 PIL@PDA@Fe_3O_4纳米颗粒的回收再利用第106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06-122页
        6.3.1 PIL@PDA@Fe_3O_4 MNPs的合成第106-112页
        6.3.2 PIL@PDA@Fe_3O_4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第112-117页
        6.3.3 PIL@PDA@Fe_3O_4对MB选择性吸附能力第117-120页
        6.3.4 PIL@PDA@Fe_3O_4的再生和重复利用第120-121页
        6.3.5 PIL@PDA@Fe_3O_4再生和储存稳定性第121-122页
    6.4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第七章 结论和创新点第124-127页
    7.1 结论第124-125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25页
    7.3 展望第125-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42页
作者简历第142-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污泥在桨叶干燥机内干燥的模拟和试验研究
下一篇: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核酸检测标准物质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