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平面二自由度冗余并联机器人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4页
    1.1 并联机器人简介第7页
    1.2 并联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第7-10页
    1.3 并联机器人的研究与进展第10-12页
        1.3.1 运动学求解分析第11页
        1.3.2 运动学标定第11-12页
        1.3.3 动力学建模分析第12页
        1.3.4 并联机器人控制器设计第12页
    1.4 并联机器人的展望与未来第12-13页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3-14页
第二章 并联机器人的机构组成与运动学分析第14-23页
    2.1 并联机器人简介第14-17页
        2.1.1 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正向运动学求解问题第15-16页
        2.1.2 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反向运动学求解问题第16-17页
    2.2 结合神经网络对冗余并联机器人的正解进行求解第17-22页
        2.2.1 极端学习机第17-18页
        2.2.2 基于极端学习机解决并联机器人正向运动运动学求解问题第18-19页
        2.2.3 仿真实验与分析第19-22页
    2.3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自标定第23-31页
    3.1 并联机器人的标定分析第23-25页
    3.2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平面二自由度冗余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参数自标定第25-30页
        3.2.1 差分进化算法第25-27页
        3.2.2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参数自标定第27页
        3.2.3 并联机器人自标定实验及分析第27-30页
    3.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并联机器人在动力学中的建模第31-38页
    4.1 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第31-33页
        4.1.1 拉格朗日函数第31-32页
        4.1.2 拉格朗日方程第32-33页
    4.2 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过程与分析第33-37页
        4.2.1 串联的平面二自由度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分析第33-35页
        4.2.2 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分析第35-37页
        4.2.3 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系统特点第37页
    4.3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并联机构的控制器研究第38-54页
    5.1 并联机器人的PD控制第38-46页
        5.1.1 并联机器人的PD控制器设计第38-40页
        5.1.2 平面二自由度冗余并联机器人的PD控制实验仿真第40-46页
    5.2 并联机器人的模糊自适应控制第46-51页
        5.2.1 并联机器人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第46-47页
        5.2.2 平面二自由度冗余并联机器人的模糊自适应控制实验仿真第47-51页
    5.3 实验对比第51-53页
    5.4 本章总结第53-5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5页
    6.1 总结第54页
    6.2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蒙特卡洛法的卸胎机械手的可靠性分析
下一篇:仓储作业动态货位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