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期货贸易论文

我国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第13-14页
    1.3 本文的难点与创新点第14-1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5-18页
    2.1 股指期货对股指现货波动性的影响第15-16页
        2.1.1 国外文献综述第15页
        2.1.2 国内文献综述第15-16页
        2.1.3 文献评述第16页
    2.2 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第16-18页
        2.2.1 文献综述第16-17页
        2.2.2 文献评述第17-18页
第三章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第18-22页
    3.1 期货市场的主要功能第18-19页
        3.1.1 价格发现功能第18页
        3.1.2 套期保值功能第18-19页
        3.1.3 风险规避功能第19页
    3.2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第19-20页
        3.2.1 合约标准化第19页
        3.2.2 竞价交易与信息公开第19页
        3.2.3 保证金制度第19-20页
        3.2.4 交易规范化第20页
    3.3 期货价格发现功能与做空机制第20-22页
        3.3.1 做空机制第20页
        3.3.2 中国的做空机制第20-22页
第四章 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价格间引导关系的实证研究第22-33页
    4.1 VEC模型介绍第22页
    4.2 研究样本的选择第22-23页
    4.3 实证分析第23-32页
        4.3.1 统计特征与平稳性检验第23-25页
        4.3.2 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检验第25-26页
        4.3.3 VEC模型的建立第26-27页
        4.3.4 脉冲响应分析第27-30页
        4.3.5 方差分解第30-32页
    4.4 实证结果小结第32-33页
第五章 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交易量关系的实证研究第33-41页
    5.1 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交易量走势分析第33-34页
    5.2 平稳性检验第34-35页
    5.3 Granger检验第35页
    5.4 VEC模型的建立第35-36页
    5.5 脉冲响应分析第36-38页
    5.6 方差分解分析第38-40页
    5.7 实证结果小结第40-41页
第六章 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第41-46页
    6.1 模型介绍第41-42页
        6.1.1 信息份额模型(IS模型)第41-42页
        6.1.2 持久-短暂模型(P-T模型)第42页
    6.2 实证分析第42-45页
    6.3 实证结果小结第45-46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46-49页
    7.1 研究结论第46-47页
    7.2 政策建议第47-48页
    7.3 研究局限及展望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A 沪深300、中证500股指期、现货价格序列脉冲响应图第53-61页
附录B 沪深300、中证500股指期、现货交易量序列脉冲响应图第61-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E财富管理公司产品运营优化策略研究--基于提升客户体验视角
下一篇:高校产业集团的财务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