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酰胺键的应用与合成概述 | 第7-34页 |
1.1 前言 | 第7-8页 |
1.2 传统合成酰胺键的方法 | 第8-19页 |
1.2.1 偶联剂作用下羧酸和胺的反应 | 第8-9页 |
1.2.2 Beckmann重排 | 第9-13页 |
1.2.3 Ritter反应 | 第13-15页 |
1.2.4 Ugi多组分反应 | 第15-17页 |
1.2.5 腈的水解 | 第17-19页 |
1.3 较新颖的合成酰胺的方法 | 第19-34页 |
1.3.1 有机化合物或过渡金属催化羧酸和胺直接生成酰胺 | 第19-22页 |
1.3.2 羧酸替代物和胺的反应 | 第22-30页 |
1.3.3 胺替代物和羧酸的反应 | 第30-31页 |
1.3.4 其他类型反应 | 第31-34页 |
第二章 由 β,γ-不饱和酮肟合成含异噁唑啉环的酰胺 | 第34-56页 |
2.1 异噁唑啉类化合物的用途 | 第34页 |
2.2 异噁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34-38页 |
2.3 工作背景及研究目的 | 第38-39页 |
2.4 实验结果和机理研究 | 第39-46页 |
2.5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2.5.1 实验仪器 | 第46页 |
2.5.2 试剂和溶剂 | 第46页 |
2.5.3 底物 β,γ-不饱和酮肟的制备 | 第46-47页 |
2.6 部分底物谱图和产物谱图数据 | 第47-56页 |
2.6.1 1l的谱图数据 | 第47-48页 |
2.6.2 产物的谱图数据 | 第48-56页 |
第三章 α-磺酰胺取代的酮的合成研究 | 第56-74页 |
3.1 α-磺酰胺取代的酮的合成方法 | 第56-60页 |
3.2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标 | 第60-61页 |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61-64页 |
3.4 反应机理研究 | 第64-65页 |
3.4.1 自由基捕截实验 | 第64页 |
3.4.2 对照实验 | 第64页 |
3.4.3 反应机理总结 | 第64-65页 |
3.5 实验部分 | 第65-67页 |
3.5.1 实验仪器 | 第65页 |
3.5.2 实验步骤 | 第65-67页 |
3.6 产物谱图数据 | 第67-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