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1.2.1 国内关于金融脱媒的研究 | 第8-9页 |
1.2.2 国内关于流动性风险的研究 | 第9页 |
1.2.3 国外关于金融脱媒的研究 | 第9-10页 |
1.2.4 国外关于流动性风险的研究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1页 |
1.4.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分析 | 第13-18页 |
2.1 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 | 第13-15页 |
2.1.1 内部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2.1.2 外部影响因素 | 第14-15页 |
2.2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状 | 第15-18页 |
2.2.1 存贷比 | 第15-16页 |
2.2.2 超额准备金 | 第16-17页 |
2.2.3 流动性比例 | 第17-18页 |
第三章 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 第18-25页 |
3.1 金融脱媒的原因 | 第18-19页 |
3.1.1 金融创新 | 第18页 |
3.1.2 资产结构的变化 | 第18页 |
3.1.3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 第18-19页 |
3.2 金融脱媒的度量 | 第19页 |
3.3 金融脱媒的特点和现状 | 第19-21页 |
3.3.1 直接融资占比增大,资产方脱媒深化 | 第19-20页 |
3.3.2 需求脱媒与供给脱媒向对称发展 | 第20-21页 |
3.4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机制 | 第21-25页 |
3.4.1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流动性供给的影响 | 第21-23页 |
3.4.2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影响 | 第23-25页 |
第四章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25-35页 |
4.1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一般形式 | 第25页 |
4.2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分类 | 第25-26页 |
4.2.1 混合回归模型 | 第25-26页 |
4.2.2 固定效应模型 | 第26页 |
4.2.3 随机效应模型 | 第26页 |
4.3 变量的选择和样本的选取 | 第26-31页 |
4.3.1 变量的选取 | 第26-29页 |
4.3.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29-31页 |
4.3.3 样本的选择 | 第31页 |
4.4 回归模型的构建及其结果的分析 | 第31-35页 |
4.4.1 回归模型的构建 | 第31-33页 |
4.4.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对策建议 | 第35-37页 |
5.1 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 第35-36页 |
5.1.1 完善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 | 第35页 |
5.1.2 完善流动性风险指标体系 | 第35-36页 |
5.1.3 加强流动性风险文化教育 | 第36页 |
5.2 加强业务创新 | 第36-37页 |
5.2.1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 第36页 |
5.2.2 加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