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12-14页 |
1.3.1 恢复和提高客户满意度 | 第12页 |
1.3.2 通过延伸价值链来提高市场份额 | 第12页 |
1.3.3 打造团队执行力与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 第12页 |
1.3.4 通过做好两级培训提高企业员工技术水平 | 第12-13页 |
1.3.5 通过企业内部创新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现状分析 | 第14-41页 |
2.1 石油勘探行业现状分析 | 第14-25页 |
2.1.1 国内海洋地震勘探行业现状 | 第14-22页 |
2.1.2 国内石油勘探服务行业情况 | 第22-25页 |
2.2 中海油服物探数据处理解释中心现状分析 | 第25-41页 |
2.2.1 中海油服数据处理中心现状 | 第25-32页 |
2.2.2 中海油服数据处理中心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2.2.3 目前中心不能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危机的原因 | 第33-37页 |
2.2.4 目前中心所面临着的经营危机 | 第37-41页 |
第三章 理论综述 | 第41-54页 |
3.1 客户满意度理论 | 第41-45页 |
3.1.1 客户的概念 | 第41-42页 |
3.1.2 客户满意度的概念及内容 | 第42-45页 |
3.2 价值链理论 | 第45-49页 |
3.2.1 价值创造与企业价值链 | 第45-47页 |
3.2.2 价值链与竞争优势 | 第47-48页 |
3.2.3 价值链与成本优势 | 第48-49页 |
3.3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49-54页 |
3.3.1 外生竞争优势与企业战略 | 第49-50页 |
3.3.2 系统结构与企业战略 | 第50页 |
3.3.3 创新与企业战略 | 第50-51页 |
3.3.4 公司再造与企业战略 | 第51页 |
3.3.5 组织学习与企业战略 | 第51-52页 |
3.3.6 SWOT 分析方法 | 第52-54页 |
第四章 改进方案 | 第54-98页 |
4.1 COSL 处理中心危机特点分析 | 第54-59页 |
4.1.1 危机的定义 | 第54页 |
4.1.2 危机的种类 | 第54-57页 |
4.1.3 COSL 处理中心渡过危机的方法 | 第57-59页 |
4.2 COSL 处理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要素 | 第59-61页 |
4.3 SWOT 分析 | 第61-71页 |
4.3.1 中心内部优势分析(STRENGTH) | 第61-63页 |
4.3.2 中心的内部弱点(WEAKNESS) | 第63-66页 |
4.3.3 中心潜在外部机会(OPPORTUNITY) | 第66-68页 |
4.3.4 潜在的外部威胁(THREAT) | 第68-71页 |
4.4 发展规划及可行性方案 | 第71-98页 |
4.4.1 第一阶段-消除内耗渡过目前的危机并打下良好基础 | 第71-85页 |
4.4.2 第二阶段-谋求可持续发展走技术创新的道路 | 第85-88页 |
4.4.3 学习“蓝海战略”寻求新的增长点 | 第88-98页 |
第五章 经济效益分析 | 第98-119页 |
5.1 拓展海外市场经济(缅甸市场)效益分析 | 第98-109页 |
5.1.1 缅甸仰光建站的软硬件以及成本情况分析 | 第98-99页 |
5.1.2 缅甸仰光建站的软硬件系统配置 | 第99-100页 |
5.1.3 缅甸建站的成本分析 | 第100-103页 |
5.1.4 缅甸建站的市场发展以及本地化建议 | 第103-104页 |
5.1.5 缅甸建站项目组人员结构 | 第104-105页 |
5.1.6 缅甸建站时间表(见图5-3 甘特图) | 第105-107页 |
5.1.7 投资回收周期与利润分析 | 第107-109页 |
5.1.8 难点与问题 | 第109页 |
5.2 PSDM 技术推广效益分析 | 第109-119页 |
5.2.1 叠前深度偏移软件应用情况 | 第109-111页 |
5.2.2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投入 | 第111-112页 |
5.2.3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市场应用情况 | 第112-115页 |
5.2.4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收益预测 | 第115-11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3页 |
致谢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