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控制技术的吉林省速滑馆电气节能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第2章 控制对象与控制方法研究 | 第15-29页 |
2.1 控制对象 | 第15-17页 |
2.1.1 电锅炉控制对象 | 第15-16页 |
2.1.2 场地照明控制对象 | 第16-17页 |
2.2 控制方法研究 | 第17页 |
2.3 PID控制 | 第17-20页 |
2.3.1 PID控制原理 | 第17-18页 |
2.3.2 数字PID控制 | 第18-20页 |
2.4 模糊控制 | 第20-25页 |
2.4.1 基本思想 | 第20页 |
2.4.2 基本概念 | 第20-23页 |
2.4.3 模糊控制系统 | 第23-25页 |
2.5 模糊PID控制器 | 第25-28页 |
2.5.1 模糊PID控制器类型 | 第26-27页 |
2.5.2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第27-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电锅炉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 第29-43页 |
3.1 仿真工具 | 第31页 |
3.2 电锅炉PID控制器仿真 | 第31-35页 |
3.2.1 PID控制器结构 | 第31-32页 |
3.2.2 PID参数整定 | 第32-35页 |
3.3 模糊PID控制器仿真系统研究 | 第35-42页 |
3.3.1 模糊控制器结构 | 第35-37页 |
3.3.2 模糊推理方法 | 第37页 |
3.3.3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 | 第37-38页 |
3.3.4 模糊PID控制器结构 | 第38-39页 |
3.3.5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规则 | 第39-42页 |
3.4 控制方案选择 | 第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速滑馆电锅炉控制设计 | 第43-54页 |
4.1 电锅炉设计方案 | 第43页 |
4.2 硬件设计 | 第43-50页 |
4.2.1 单片机 | 第43-44页 |
4.2.2 测温电路设计 | 第44-46页 |
4.2.3 控制电路 | 第46-47页 |
4.2.4 保护电路 | 第47-49页 |
4.2.5 人机对话系统 | 第49-50页 |
4.3 软件设计 | 第50-53页 |
4.3.1 软件设计思想 | 第50页 |
4.3.2 软件控制系统示意图 | 第50-53页 |
4.4 能效分析 | 第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速滑馆灯光控制设计 | 第54-61页 |
5.1 速滑馆灯光优化方案 | 第54-55页 |
5.2 硬件选择 | 第55-57页 |
5.2.1 主控制器 | 第56页 |
5.2.2 中间继电器 | 第56-57页 |
5.3 照明配电柜和桥架硬件系统 | 第57-58页 |
5.4 功能设计 | 第58-59页 |
5.5 能效分析 | 第59-6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总结 | 第61页 |
6.2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