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1 企业背景 | 第8页 |
1.1.2 政策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理论依据 | 第10-11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3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4 研究的述评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页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2章 企业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 第15-31页 |
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 第15-17页 |
2.1.1 战略管理 | 第15-16页 |
2.1.2 企业发展战略 | 第16-17页 |
2.2 战略分析工具 | 第17-24页 |
2.2.1 PEST分析法 | 第17-19页 |
2.2.2 波特“五力模型” | 第19-22页 |
2.2.3 SWOT分析法 | 第22-24页 |
2.3 企业发展战略的类型与典型案例 | 第24-28页 |
2.3.1 增长型发展战略 | 第24-25页 |
2.3.2 扭转型发展战略 | 第25-26页 |
2.3.3 多种经营型发展战略 | 第26-27页 |
2.3.4 防御型发展战略 | 第27-28页 |
2.4 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 第28-31页 |
2.4.1 战略选择的原则 | 第28-29页 |
2.4.2 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 第29-31页 |
第3章 友佳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内外环境分析 | 第31-49页 |
3.1 公司简介 | 第31-32页 |
3.2 宏观环境分析 | 第32-38页 |
3.2.1 政策环境 | 第32-34页 |
3.2.2 经济环境 | 第34-38页 |
3.2.3 社会环境 | 第38页 |
3.2.4 技术环境 | 第38页 |
3.3 中观环境分析 | 第38-44页 |
3.3.1 现有企业内竞争 | 第39-42页 |
3.3.2 新进入者的威胁 | 第42-43页 |
3.3.3 替代品的威胁 | 第43页 |
3.3.4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第43-44页 |
3.3.5 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 | 第44页 |
3.4 微观环境分析 | 第44-49页 |
3.4.1 优势 | 第44-45页 |
3.4.2 劣势 | 第45-47页 |
3.4.3 机会 | 第47页 |
3.4.4 威胁 | 第47-49页 |
第4章 友佳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发展战略构建 | 第49-52页 |
4.1 友佳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的定位 | 第49页 |
4.2 友佳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的发展目标 | 第49-50页 |
4.2.1 总目标 | 第49页 |
4.2.2 分目标 | 第49-50页 |
4.3 阶段性目标分解 | 第50页 |
4.3.1 初期目标 | 第50页 |
4.3.2 中期目标 | 第50页 |
4.3.3 远期目标 | 第50页 |
4.4 友佳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的具体发展战略 | 第50-52页 |
4.4.1 发展初期 | 第51页 |
4.4.2 发展中期 | 第51页 |
4.4.3 发展远期 | 第51-52页 |
第5章 友佳石油机械有限公司企业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 第52-57页 |
5.1 优化公司组织结构 | 第52-53页 |
5.1.1 强化技术创新 | 第52-53页 |
5.1.2 提高组织效率 | 第53页 |
5.1.3 界定权责范围 | 第53页 |
5.2 深化人力资源管理 | 第53-54页 |
5.2.1 定期技术培训 | 第53页 |
5.2.2 职业生涯规划 | 第53-54页 |
5.2.3 激励制度改进 | 第54页 |
5.2.4 技术人才储备 | 第54页 |
5.3 打造公司品牌 | 第54-56页 |
5.3.1 构建统一形象 | 第54-55页 |
5.3.2 树立品牌价值 | 第55页 |
5.3.3 形成服务优势 | 第55-56页 |
5.4 建设企业文化 | 第56-57页 |
5.4.1 确立共同价值观 | 第56页 |
5.4.2 构筑共建机制 | 第56-5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7-6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