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1.1 生物医用材料 | 第9-10页 |
1.1.1 生物医用材料 | 第9页 |
1.1.2 生物材料的分类 | 第9页 |
1.1.3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 第9-10页 |
1.2 医用材料相容性 | 第10-12页 |
1.2.1 凝血过程与凝血机理 | 第10页 |
1.2.2 凝血级联反应 | 第10-12页 |
1.3 血液与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 | 第12-14页 |
1.3.1 蛋白质吸附的作用 | 第12-13页 |
1.3.2 液对高分子材料的影响 | 第13-14页 |
1.3.2.1 生物降解 | 第13-14页 |
1.3.2.2 钙化 | 第14页 |
1.4 血液相容性高分子材料的设计 | 第14-17页 |
1.4.1 抗生物粘附改性表面 | 第15-16页 |
1.4.1.1 高分子偶联 | 第15页 |
1.4.1.2 单体聚合接枝 | 第15-16页 |
1.4.2 伪内膜化改性表面 | 第16页 |
1.4.3 生物活性改性表面 | 第16-17页 |
1.4.3.1 表面肝素化 | 第16页 |
1.4.3.2 表面释放NO | 第16-17页 |
1.4.3.3 表面吸附白蛋白 | 第17页 |
1.4.3.4 表面导入磷脂基团 | 第17页 |
1.4.4 液晶态结构表面 | 第17页 |
1.5 GLA domain | 第17-18页 |
1.6 分子模拟技术在蛋白质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的运用 | 第18-23页 |
1.6.1 分子模拟方法的类型 | 第18-19页 |
1.6.2 多肽/蛋白—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的关键因素 | 第19-22页 |
1.6.2.1 参数设置 | 第19-20页 |
1.6.2.2 溶剂效应 | 第20-21页 |
1.6.2.3 抽样 | 第21-22页 |
1.6.3 未来的发展方向 | 第22-23页 |
1.7 本文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隐性溶剂模型下GLA domain与亲水性结构修饰的聚氨酯材料表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第24-40页 |
2.1 分子动力学(MD)模拟的工作条件 | 第24页 |
2.2 分子动力学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24-25页 |
2.2.1 凝血因子Ⅱ的GLA domain | 第24-25页 |
2.2.2 材料表面 | 第25页 |
2.3 体系模型的构建 | 第25-30页 |
2.3.1 不同亲水性结构修饰的聚氨酯材料表面模型的构建 | 第25-27页 |
2.3.2 GLA domain与亲水性结构改性的PU材料表面相互作用体系模型的构建 | 第27-30页 |
2.4 凝血因子Ⅱ的GLA domain与材料相互作用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第30页 |
2.5 动力学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0-38页 |
2.5.1 均方根偏移分析 | 第30-34页 |
2.5.2 二面角形变分布 | 第34-37页 |
2.5.3 凝血因子Ⅱ的GLA domain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能 | 第37-3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在显性溶剂环境下凝血因子Ⅱ的GLA-domain与亲水性结构表面修饰的聚氨酯材料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40-50页 |
3.1 分子动力学模拟工作条件 | 第40页 |
3.2 模拟对象的选择 | 第40-42页 |
3.2.1 凝血因子Ⅱ的GLA domain | 第40页 |
3.2.2 材料表面 | 第40页 |
3.2.3 凝血因子Ⅱ的GLA domain和材料相互作用的模型的构建 | 第40-42页 |
3.3 显性溶剂环境下凝血因子Ⅱ的GLA domain与不同亲水性结构修饰的聚氨酯材料表面相互作用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42页 |
3.4 动力学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2-49页 |
3.4.1 均方根偏移分析 | 第44-46页 |
3.4.2 二面角形变的分布 | 第46-48页 |
3.4.3 凝血因子Ⅱ的GLA domain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能 | 第48-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阴离子型亲水性结构甲基丙烯酸修饰的聚氨酯材料接枝率的选择 | 第50-55页 |
4.1 分子动力学模拟工作条件 | 第50页 |
4.2 凝血因子Ⅱ的GLA domain与不同接枝率的MAA-g-PU材料表面相互作用体系模型的构建 | 第50页 |
4.3 凝血因子Ⅱ的GLA domain与不同接枝率改性的甲基丙烯酸表面修饰的聚氨酯材料表面相互作用体系模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50-51页 |
4.4 动力学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1-54页 |
4.4.1 均方根偏移分析 | 第51-52页 |
4.4.2 二面角形变分布 | 第52-54页 |
4.4.3 凝血因子Ⅱ的GLA domain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能 | 第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