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考量刑事简易程序 | 第10-17页 |
一、刑事简易程序的概念及其范围界定 | 第10-11页 |
二、刑事简易程序的产生背景分析 | 第11-13页 |
(一) 犯罪率攀升与司法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 | 第11-12页 |
(二) 强调人权保障与追求诉讼效率之间的矛盾 | 第12-13页 |
三、刑事简易程序的价值取向 | 第13-17页 |
(一) 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目标 | 第13-14页 |
(二) 刑事简易程序的价值平衡 | 第14-17页 |
第二章 我国对刑事简易程序中被告人权利保护的现状及问题 | 第17-25页 |
一、被告人知悉权流于形式 | 第17-19页 |
(一) 罪名知悉权方面 | 第17-18页 |
(二) 证据知悉权方面 | 第18-19页 |
二、被告人无实质的程序选择权 | 第19-21页 |
(一) 在简易程序启动方面 | 第19-20页 |
(二) 在简易程序变更方面 | 第20-21页 |
三、被告人的辩护权被虚置 | 第21-22页 |
四、被告人的被优待权问题 | 第22-23页 |
五、公诉人出庭问题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加强对我国简易程序中被告人权利保护的构想 | 第25-41页 |
一、确保被告人知悉权落到实处 | 第25-29页 |
(一) 赋予被告人知悉权的必要性 | 第25-26页 |
(二) 域外关于简易程序被告人知悉权的相关规定 | 第26-28页 |
(三) 加强对被告人知悉权保护的构想 | 第28-29页 |
二、赋予被告人以程序选择权 | 第29-33页 |
(一) 赋予被告人程序选择权的必要性 | 第29-31页 |
(二) 域外关于简易程序被告人程序选择权的规定 | 第31-32页 |
(三) 赋予被告人完整意义上的程序选择权 | 第32-33页 |
三、加强对被告人辩护权的保障 | 第33-36页 |
(一) 加强对被告人辩护权保障的必要性 | 第33-34页 |
(二) 域外关于简易程序被告人辩护权的规定 | 第34页 |
(三) 加强对我国被告人辩护权保障的构想 | 第34-36页 |
四、规范法官对认罪被告人的优待权 | 第36-39页 |
(一) 给予认罪被告人以优待权的必要性 | 第36页 |
(二) 域外对简易程序中认罪被告人予以优待的规定 | 第36-37页 |
(三) 规范我国法官对认罪被告人优待权的构想 | 第37-39页 |
五、减少公诉人不出庭的情况 | 第39-41页 |
(一) 减少公诉人不出庭情况的必要性 | 第39页 |
(二) 域外关于公诉人出庭问题的规定 | 第39-40页 |
(三) 减少公诉人不出庭情况的建议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