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2 相关研究概述 | 第13-41页 |
2.1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相关理论概述 | 第13-30页 |
2.1.1 城市公园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 第13-14页 |
2.1.2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定义、基本类型及重要性 | 第14-16页 |
2.1.3 城市公园植物的景观形态、观赏特性及空间类型 | 第16-19页 |
2.1.4 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及艺术手法 | 第19-23页 |
2.1.5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规划形态的构建形式 | 第23-24页 |
2.1.6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2.1.7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方法 | 第28-30页 |
2.2 国内外干旱区植物景观设计实践总结 | 第30-40页 |
2.2.1 干旱区的概念 | 第30-31页 |
2.2.2 国外干旱区植物景观设计相关案例分析 | 第31-37页 |
2.2.3 国内干早区植物景观设计相关案例分析 | 第37-4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3 北疆干旱区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 第41-62页 |
3.1 北疆干旱区概况 | 第41-45页 |
3.1.1 自然条件 | 第41-42页 |
3.1.2 经济条件 | 第42-43页 |
3.1.3 文化特征 | 第43-45页 |
3.2 北疆干旱区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现状和问题 | 第45-48页 |
3.3 北疆干旱区城市公园植物景观建设的优劣势 | 第48-49页 |
3.3.1 优势 | 第48页 |
3.3.2 劣势 | 第48-49页 |
3.4 北疆干旱区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 第49-61页 |
3.4.1 基本原则 | 第49-50页 |
3.4.2 基本步骤 | 第50-51页 |
3.4.3 基本策略 | 第51-53页 |
3.4.4 植物景观与其他元素的关系 | 第53-58页 |
3.4.5 植物配置模式 | 第58-60页 |
3.4.6 植物品种建议 | 第60-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4 案例分析——以新疆克拉玛依南湖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为例 | 第62-87页 |
4.1 项目概况 | 第62页 |
4.2 前期分析 | 第62-71页 |
4.2.1 区位分析 | 第62-63页 |
4.2.2 场地分析 | 第63-65页 |
4.2.3 市场苗木规格及价格分析 | 第65-66页 |
4.2.4 园林植物病虫害分析 | 第66页 |
4.2.5 业主要求分析 | 第66页 |
4.2.6 规划设计方案分析 | 第66-71页 |
4.3 植物规划设计 | 第71-80页 |
4.3.1 设计立意 | 第71页 |
4.3.2 设计原则 | 第71-72页 |
4.3.3 设计思路 | 第72-73页 |
4.3.4 植物品种规划 | 第73-75页 |
4.3.5 植物配置总体布局 | 第75-80页 |
4.4 主要景观节点及重点区域详细设计 | 第80-87页 |
4.4.1 种植池植物景观设计 | 第80-81页 |
4.4.2 生态廊道植物景观设计 | 第81-82页 |
4.4.3 公园边界防护林植物景观设计 | 第82-84页 |
4.4.4 湖区大坝缓坡植物景观设计 | 第84-85页 |
4.4.5 滨水区域植物景观设计 | 第85-86页 |
4.4.6 入水口植物景观设计 | 第86-8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7页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87-9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87-89页 |
5.1.1 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5.1.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88-89页 |
5.2 研究不足与建议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