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9-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69页 |
1.1 螺旋结构 | 第13-29页 |
1.1.1 芳香螺旋结构 | 第13-19页 |
1.1.2 脂肪螺旋结构 | 第19-28页 |
1.1.3 芳香脂肪杂交螺旋结构 | 第28-29页 |
1.2 螺旋结构的表征 | 第29-32页 |
1.2.1 晶体学表征 | 第29-30页 |
1.2.2 核磁表征 | 第30-31页 |
1.2.3 光谱表征 | 第31页 |
1.2.4 成像技术表征 | 第31-32页 |
1.3 螺旋结构的控制与开关 | 第32-38页 |
1.3.1 螺旋结构折叠与解折叠的控制 | 第32-35页 |
1.3.2 螺旋构象的控制 | 第35-36页 |
1.3.3 单双螺旋互变的控制 | 第36-38页 |
1.4 螺旋结构的手性 | 第38-50页 |
1.4.1 手性传递 | 第38-41页 |
1.4.2 手性放大 | 第41-42页 |
1.4.3 手性记忆 | 第42-48页 |
1.4.4 手性反转 | 第48-50页 |
1.5 本论文立论依据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9页 |
第二章 设计 STM 可见的芳香螺旋聚合物 | 第69-93页 |
2.1 序言 | 第69-7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70-76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70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70页 |
2.2.3 螺旋结构的设计 | 第70-71页 |
2.2.4 螺旋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71-76页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76-89页 |
2.3.1 聚合物螺旋结构的预测 | 第76-80页 |
2.3.2 聚合物螺旋骨架的直接观察 | 第80-84页 |
2.3.3 单双螺旋互变行为的分析 | 第84-88页 |
2.3.4 讨论 | 第88-8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第三章 构建多重响应的新型脂肪芳香杂交螺旋聚合物及其组装行为的研究 | 第93-111页 |
3.1 序言 | 第93-9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94-101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94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94页 |
3.2.3 螺旋结构的设计 | 第94-95页 |
3.2.4 螺旋寡聚物和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95-101页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01-108页 |
3.3.1 聚合物螺旋结构分析 | 第101-102页 |
3.3.2 聚合物多重刺激响应行为的分析 | 第102-104页 |
3.3.3 螺旋聚合物限域组装行为的分析 | 第104-107页 |
3.3.4 讨论 | 第107-10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1页 |
第四章 螺旋结构手性的传递 | 第111-129页 |
4.1 序言 | 第11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111-118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111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111页 |
4.2.3 手性二聚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1-112页 |
4.2.4 手性四聚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2-113页 |
4.2.5 手性六聚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3-114页 |
4.2.6 手性八聚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4-117页 |
4.2.7 硒桥螺旋四聚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117-118页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18-127页 |
4.3.1 手性在手性碳与螺旋分子间的传递 | 第118-124页 |
4.3.2 手性在螺旋分子间的传递 | 第124-125页 |
4.3.3 手性在单螺旋与双螺旋分子间的传递 | 第125-126页 |
4.3.4 讨论 | 第126-12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29页 |
结论 | 第129-131页 |
作者简介 | 第131页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31-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