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连带责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2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0页
    1.4 论文创新点第10-12页
第2章 连带责任概述第12-19页
    2.1 连带责任的含义和特征第12-14页
        2.1.1 连带责任的含义第12页
        2.1.2 连带责任的特征第12-14页
    2.2 连带责任的类型第14-16页
    2.3 连带责任与相近概念的区别第16-17页
        2.3.1 连带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第16-17页
        2.3.2 连带责任与补充责任第17页
    2.4 连带责任的制度价值第17-19页
第3章 连带责任的效力第19-24页
    3.1 连带责任的外部效力第19-20页
        3.1.1 权利人的请求权第19页
        3.1.2 就责任人一人所生事项之效力第19-20页
    3.2 连带责任的内部效力第20-24页
        3.2.1 内部求偿权的根据第20-21页
        3.2.2 内部份额的划定第21-22页
        3.2.3 内部求偿权的构成要件第22页
        3.2.4 内部求偿权的范围第22-24页
第4章 外国连带责任制度的分析第24-35页
    4.1 大陆法系国家的连带责任制度第24-31页
        4.1.1 法国的连带责任制度第24-29页
        4.1.2 德国的连带责任制度第29-31页
    4.2 英美法系国家的连带责任制度第31-35页
        4.2.1 美国的连带责任制度第31-32页
        4.2.2 英国的连带责任制度第32-35页
第5章 我国连带责任制度的现状及缺陷第35-41页
    5.1 我国连带责任制度的现状第35-37页
    5.2 连带责任制度立法价值缺失第37-39页
    5.3 连带责任制度缺乏体系性规定第39页
    5.4 连带责任制度适用范围过于宽泛第39-40页
    5.5 连带责任制度法律表述不规范第40-41页
第6章 我国连带责任制度的完善思路第41-47页
    6.1 调整连带责任制度立法价值目标第41-42页
    6.2 健全连带责任制度体系第42-43页
    6.3 调整连带责任制度适用范围第43-44页
    6.4 完善连带责任制度具体规定第44-47页
第7章 结束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车标识别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DM8168的视频字幕文字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