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学生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独特价值及实现路径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8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7-11页 |
1. 当前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7-8页 |
2. 学生观的一般阐述 | 第8-9页 |
3. 学生观和教育教学的关系 | 第9-10页 |
4. 教育改革呼唤新的学生观 | 第10-11页 |
(二)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 中国古代的学生观 | 第11-13页 |
2. 近代西方的学生观 | 第13-16页 |
3. 现今中国教育界对学生观的研究 | 第16-17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陈旧的学生观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消极影响 | 第18-22页 |
(一) 把学生当做应试的工具 | 第18-19页 |
(二) 把学生当做容器 | 第19页 |
(三) 忽视学生的感受 | 第19-20页 |
(四) 只顾学生的"知",忽视学生的"行" | 第20页 |
(五) 重视眼前成绩,忽视学生终身发展 | 第20-22页 |
二、新的学生观的涵义、主要内容 | 第22-28页 |
(一) 新的学生观的涵义 | 第22页 |
(二) 新的学生观的具体内容 | 第22-28页 |
1. 学生是人 | 第22-24页 |
2. 学生成长是自然的过程并有其科学规律 | 第24-25页 |
3. 每个学生都可以成才 | 第25-26页 |
4. 学生与老师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 第26页 |
5. 学生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向师性 | 第26-27页 |
6. 每个学生都是具体而独特的"这一个" | 第27-28页 |
三、新的学生观对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独特价值 | 第28-31页 |
(一) 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 第28页 |
(二) 影响师生关系 | 第28页 |
(三) 影响教师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 | 第28-29页 |
(四) 影响对教学的评价 | 第29页 |
(五) 影响教学的成绩 | 第29-30页 |
(六) 影响学生的行为 | 第30-31页 |
四、新的学生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现 | 第31-38页 |
(一) 尊重每一位学生 | 第31页 |
(二) 理直气壮进行政治课教学 | 第31-32页 |
(三) 顺其自然,科学引导 | 第32-33页 |
(四) 眼中有每一个学生 | 第33-35页 |
1. 面向全体 | 第33-34页 |
2. 个别教育 | 第34-35页 |
(五) 让学生做思想政治课的主人 | 第35-37页 |
1. 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 第35页 |
2. 使学生成为思考的主人 | 第35-36页 |
3. 使学生成为提问的主人 | 第36页 |
4. 使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人 | 第36页 |
5. 使学生真正成为掌握学习方法的主人 | 第36-37页 |
(六) 思想政治课要做到教学做合一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