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21页 |
1.1 课题的由来 | 第11页 |
1.2 植物螺旋生长突变体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3 植物螺旋生长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4 植物螺旋生长产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4.1 微管骨架对螺旋生长的影响 | 第15-17页 |
1.4.2 激素对植物螺旋生长的影响 | 第17-18页 |
1.4.3 重力对植物螺旋生长的影响 | 第18页 |
1.4.4 光照对植物螺旋生长的影响 | 第18-19页 |
1.5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2.1.1 番茄突变体材料及种植 | 第21页 |
2.1.2 质粒、酶、试剂盒及试剂 | 第21页 |
2.1.3 引物设计及测序 | 第21-2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2-28页 |
2.2.1 突变体的表型鉴定 | 第22页 |
2.2.2 F2代遗传分离群体的构建 | 第22页 |
2.2.3 子叶螺旋角度的测量 | 第22页 |
2.2.4 突变体细胞组织形态结构的观察 | 第22-23页 |
2.2.5 Bulked segregant RNA-Seq (BSR-Seq)文库的构建和测序 | 第23页 |
2.2.6 确定SNPs位点 | 第23页 |
2.2.7 样品采集与DNA提取 | 第23-24页 |
2.2.8 分子标记的开发 | 第24页 |
2.2.9 分子标记分析 | 第24-25页 |
2.2.10 遗传连锁图谱的绘制 | 第25页 |
2.2.11 候选基因的预测 | 第25页 |
2.2.12 候选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25-26页 |
2.2.13 叶片生长素含量的测定分析 | 第26-27页 |
2.2.14 候选基因以及生长素通路相关基因表达量测定分析 | 第27-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43页 |
3.1 hel突变体的表型观察和遗传分析 | 第28-29页 |
3.2 hel突变体组织解剖学观察 | 第29页 |
3.3 hel突变体螺旋生长角度的测量 | 第29-31页 |
3.4 目的基因hel的初定位 | 第31-33页 |
3.4.1. Bulked segregant RNA-Seq (BSR-Seq)结果分析 | 第31页 |
3.4.2. 分子标记的开发以及目的基因的初定位 | 第31-33页 |
3.5 目的基因hel的精细定位 | 第33-35页 |
3.6 目的基因的候选与验证 | 第35-39页 |
3.6.1. 候选基因的预测 | 第35-36页 |
3.6.2. 候选基因表达量的分析 | 第36-37页 |
3.6.3. 目的基因的候选与序列分析 | 第37-39页 |
3.7 突变体生长素含量变化 | 第39-40页 |
3.8 生长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在突变体hel中的表达分析 | 第40-41页 |
3.9 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在突变体hel中的表达分析 | 第41-43页 |
4 讨论 | 第43-48页 |
4.1 hel突变体的特征 | 第43页 |
4.2 BSR-Seq方法的利用 | 第43-44页 |
4.3 螺旋生长控制基因hel的基因定位 | 第44-45页 |
4.4 螺旋生长可能与生长素含量分布不均匀有关 | 第45-46页 |
4.5 课题总结与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附录 | 第54-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