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2-23页 |
1.1 课题的由来 | 第12页 |
1.2 植物对逆境响应中的分子调控机制 | 第12-17页 |
1.2.1 植物在逆境响应中的信号传导机制 | 第13-14页 |
1.2.2 逆境相关基因的调控表达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3 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转录调控机制 | 第15-16页 |
1.2.4 非生物逆境胁迫下与ABA相关的调控机制 | 第16-17页 |
1.3 植物中Trihelix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1.3.1 Trihelix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 | 第18页 |
1.3.2 Trihelix转录因子的功能概述 | 第18-21页 |
1.3.3 GT-1 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 第21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2页 |
2.1 植物材料 | 第23页 |
2.2 主要菌株与载体 | 第23页 |
2.3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2.4 引物设计及合成 | 第23页 |
2.5 目的基因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 第23-24页 |
2.6 ShGT-1 的组织及诱导表达分析 | 第24页 |
2.7 番茄转基因植株的相关检测 | 第24-25页 |
2.8 相关基因的定量表达分析 | 第25页 |
2.9 番茄转基因植株苗期抗逆性鉴定 | 第25-26页 |
2.9.1 番茄转基因植株苗期抗寒性实验 | 第25-26页 |
2.9.2 番茄转基因植株苗期抗旱性实验 | 第26页 |
2.10 抗逆性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26-27页 |
2.10.1 离体叶片失水率的测定 | 第26页 |
2.10.2 电导率的测定 | 第26-27页 |
2.10.3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27页 |
2.10.4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27页 |
2.10.5 叶片下表皮气孔的观察 | 第27页 |
2.11 酵母双杂交实验 | 第27-30页 |
2.11.1 酵母转化pGBKT7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27-28页 |
2.11.2 酵母转化 | 第28-29页 |
2.11.3 载体的自激活活性检测 | 第29页 |
2.11.4 Mating钓库 | 第29页 |
2.11.5 蛋白互作关系的鉴定 | 第29-30页 |
2.12 ShGT-1 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30-32页 |
2.12.1 GFP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0页 |
2.12.2 含目的基因质粒的提取 | 第30-31页 |
2.12.3 拟南芥原生质体的转化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9页 |
3.1 ShGT-1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特征 | 第32-33页 |
3.2 ShGT-1 呈组成型表达又具诱导性表达特征 | 第33-34页 |
3.3 ShGT-1 蛋白是核定位蛋白 | 第34-35页 |
3.4 超表达ShGT-1 导致番茄植株表型改变 | 第35-36页 |
3.5 超表达ShGT-1 导致植株赤霉素合成关键基因下调表达 | 第36-39页 |
3.6 超量表达ShGT-1 提高了番茄苗期的抗逆性 | 第39-43页 |
3.6.1 超量表达ShGT-1 提高了番茄苗期的抗寒性 | 第39-41页 |
3.6.2 超量表达ShGT-1 提高了番茄苗期的抗旱性 | 第41-43页 |
3.7 酵母双杂获得ShGT-1 的互作蛋白 | 第43-45页 |
3.7.1 钓饵蛋白不具备转录自激活活性 | 第43页 |
3.7.2 Mating钓库获得ShGT-1 可能的互作蛋白基因 | 第43-44页 |
3.7.3 点对点验证蛋白互作 | 第44-45页 |
3.8 通过互作蛋白SnRK1的功能解析ShGT-1 的功能 | 第45-49页 |
3.8.1 超表达ShGT-1 导致番茄幼苗对ABA不敏感 | 第46页 |
3.8.2 超表达ShGT-1 导致ABA合成及响应相关基因表达上调 | 第46-49页 |
4 讨论 | 第49-55页 |
4.1 番茄植株ShGT-1 基因的表达特征 | 第49-50页 |
4.2 超量表达ShGT-1 导致番茄植株矮化 | 第50-51页 |
4.3 超量表达ShGT-1 正调控番茄植株的抗逆性 | 第51-52页 |
4.4 与ShGT-1 互作蛋白可能的功能解析 | 第52-54页 |
4.5 总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5页 |
附录 | 第65-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