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制动系统论文

干摩擦诱发汽车制动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目录第11-13页
插图清单第13-16页
表格清单第16-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5页
    1.1 课题提出第17页
    1.2 汽车制动系统概述第17-19页
        1.2.1 盘式制动器的关键因素第18-19页
        1.2.2 鼓式制动器的关键因素第19页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9-21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4页
        1.4.1 干摩擦动力学系统研究现状第21-22页
        1.4.2 基于干摩擦的汽车盘式制动系统研究现状第22-23页
        1.4.3 基于干摩擦的汽车鼓式制动系统研究现状第23-24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干摩擦动力特性描述与非线性振动理论的应用第25-42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关于摩擦力特性描述第25-28页
        2.2.1 摩擦力行为特性第26-28页
    2.3 干摩擦力模型介绍第28-35页
        2.3.1 静态干摩擦模型第29-32页
        2.3.2 动态干摩擦模型第32-35页
    2.4 混沌的Lyapunov指数识别第35-38页
        2.4.1 Lyapunov指数简述第35-36页
        2.4.2 Lyapunov指数求解-’克隆’法第36-38页
    2.5 非线性动力学基本理论第38-41页
        2.5.1 数值分析方法第38-39页
        2.5.2 非线性系统的数值计算第39-41页
    2.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单自由度盘式制动系统扭转振动特性机理第42-57页
    3.1 引言第42页
    3.2 盘式制动系统扭转动力学模型建立第42-43页
        3.2.1 力学模型第42页
        3.2.2 系统微分方程第42-43页
        3.2.3 干摩擦模型选用第43页
    3.3 稳定性分析第43-51页
        3.3.1 Hopf分岔的判据第43-44页
        3.3.2 制动系统Hopf分岔分析第44-45页
        3.3.3 系统参数对Hopf分岔的影响第45-51页
    3.4 系统非线性粘-滑运动分析第51-55页
        3.4.1 制动压力的影响第51-53页
        3.4.2 摩擦系数差值的影响第53-55页
        3.4.3 干摩擦模型斜率的影响第55页
    3.5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四章 四自由度盘式制动系统粘.滑振动的分岔与混沌特性第57-74页
    4.1 引言第57页
    4.2 四自由制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第57-60页
        4.2.1 制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运动方程第57-59页
        4.2.2 摩擦模型的选用第59-60页
    4.3 计算与分析第60-72页
        4.3.1 制动器与制动盘转动惯量之比的影响第62-66页
        4.3.2 动静摩擦系数的影响第66-69页
        4.3.3 制动压力F_N对系统粘滑特性的影响第69-72页
    4.4 汽车制动系统混沌粘滑运动的Lyapunov指数识别第72页
    4.5 总结第72-74页
第五章 含新型复合制动块的盘式制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第74-85页
    5.1 引言第74页
    5.2 盘式制动系统扭转动力学模型建立第74-76页
        5.2.1 力学模型建立第74-75页
        5.2.2 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第75-76页
    5.3 数值计算分析第76-84页
        5.3.1 夹层刚度相同时系统动力特性影响第78-80页
        5.3.2 夹层刚度不同时系统动力特性第80-84页
    5.4 总结第84-85页
第六章 含新型促动装置的鼓式制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第85-101页
    6.1 引言第85页
    6.2 鼓式制动器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85-87页
        6.2.1 制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运动方程第85-86页
        6.2.2 千摩擦模型的选用第86-87页
    6.3 数值计算与分析第87页
    6.4 凸轮块计算结果与讨论第87-93页
        6.4.1 静摩擦系数μ_s的影响第87-89页
        6.4.2 动静摩擦系数比值ζ的影响第89-91页
        6.4.3 制动鼓转速v_0的影响第91-93页
    6.5 制动蹄计算结果与讨论第93-100页
        6.5.1 静摩擦系数μ_s的影响第93-96页
        6.5.2 动静摩擦系数比值ξ的影响第96-98页
        6.5.3 制动鼓转速v_0的影响第98-100页
    6.6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01-104页
    7.1 全文总结第101-102页
    7.2 课题展望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路面随机输入的轻型货车驱动桥壳动态载荷识别及可靠性评价
下一篇:串联机器人多误差因素影响下定位精度分析及其误差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