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2.1 简述环岛的发展历史 | 第14页 |
2.2 简述连续交通流的发展历史 | 第14-15页 |
2.3 非信控环岛交通流建模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2.3.1 按照研究方法来综述非信控环岛交通流建模 | 第15-18页 |
2.3.2 按照所用数据来综述非信控环岛交通流建模 | 第18-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基于连续交通流模型的非信控环岛交通流建模 | 第20-32页 |
3.1 非信控环岛的物理拓扑结构 | 第20-21页 |
3.2 非信控环岛交通流模型的建立 | 第21-25页 |
3.2.1 每种类型路段上交通流建模 | 第21-22页 |
3.2.2 初始条件 | 第22-23页 |
3.2.3 边界条件 | 第23-25页 |
3.3 非信控环岛交通流模型的统一 | 第25-30页 |
3.3.1 环道的统一 | 第26-27页 |
3.3.2 进口路段的统一 | 第27-28页 |
3.3.3 初始条件的统一 | 第28页 |
3.3.4 边界条件的统一 | 第28-29页 |
3.3.5 非信控环岛交通流模型的统一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4 算法 | 第32-36页 |
4.1 模型的离散化处理 | 第32-33页 |
4.2 特殊类型的非信控环岛关键中间变量的表达式 | 第33-35页 |
4.1.1 环道上关键中间变量的表达式 | 第33-35页 |
4.1.2 进口路段上关键中间变量的表达式 | 第3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5 数值实验 | 第36-48页 |
5.1 模型的有效性和差分格式的鲁棒性 | 第37-39页 |
5.2 探究非信控环岛交通流的影响因素 | 第39-44页 |
5.2.1 车道数配置对非信控环岛交通流的影响 | 第39-40页 |
5.2.2 环道的自由流速度对非信控环岛交通流的影响 | 第40-41页 |
5.2.3 U型转向车辆对非信控环岛交通流的影响 | 第41-44页 |
5.3 与现有模型的比较 | 第44-4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A LWR模型介绍 | 第54-62页 |
A.1 古典解 | 第54-56页 |
A.1.1 积分曲面 | 第54页 |
A.1.2 特征线 | 第54页 |
A.1.3 积分曲面Г与特征线之间的关系 | 第54-56页 |
A.1.4 LWR模型的古典解 | 第56页 |
A.2 弱解 | 第56-58页 |
A.2.1 积分解和Entropy解 | 第56-57页 |
A.2.2 RH条件和Entropy条件 | 第57页 |
A.2.3 积分解的存在性和Entropy解的唯一性 | 第57页 |
A.2.4 LWR模型的弱解 | 第57-58页 |
A.3 LWR模型的数值解 | 第58-61页 |
A.3.1 Godunov方法 | 第58页 |
A.3.2 CFL条件 | 第58页 |
A.3.3 边界条件 | 第58-61页 |
A.4 小结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