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纳米过渡金属催化的C-C、C-N交叉偶联反应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纳米过渡金属催化有机反应的进展第9-23页
    1.1 纳米过渡金属催化剂第9-11页
        1.1.1 Pd纳米催化剂第10页
        1.1.2 Co纳米催化剂及其它纳米金属催化剂第10-11页
        1.1.3 磁性纳米金属催化剂第11页
    1.2 纳米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制备第11-12页
    1.3 纳米过渡金属催化的反应第12-18页
        1.3.1 纳米金属催化的C-C键形成反应第13-15页
        1.3.2 纳米金属催化的C-杂原子键形成反应第15-17页
        1.3.3 磁性纳米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第17-18页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参考文献第19-23页
第二章 磁性可分离的Pd/Fe_3O_4/s-G催化的C-N键形成反应第23-46页
    2.1 简介第23-28页
        2.1.1 烯丙基胺化反应简介第23页
        2.1.2 过渡金属催化的烯丙基胺化反应的发展第23-28页
        2.1.3 过渡金属催化的烯丙基胺化反应机理研究第28页
    2.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8-2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9-36页
        2.3.1 Pd/Fe_3O_4/s-G纳米催化剂第29-31页
        2.3.2 各种溶剂对反应的影响第31页
        2.3.3 不同碱对反应的影响第31-32页
        2.3.4 催化剂用量的确定第32页
        2.3.5 反应温度的确定第32-33页
        2.3.6 三苯基膦对反应的影响第33页
        2.3.7 表面活性剂对反应的影响第33-34页
        2.3.8 反应的结果第34-36页
        2.3.9 催化剂的回收再利用情况第36页
        2.3.10 反应机理推测第36页
    2.4 实验部分第36-38页
        2.4.1 原料和仪器第36-37页
        2.4.2 典型实验操作第37-38页
    2.5 产物的结构表征第38-42页
    2.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第三章 磁性可分离的Pd/Fe_3O_4/s-G催化的Hiyama反应第46-59页
    3.1 引言第46-50页
        3.1.1 Hiyama反应简介第46页
        3.1.2 Hiyama反应的发展第46-50页
        3.1.3 Hiyama反应的一般机理第50页
    3.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50-5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1-54页
        3.3.1 各种溶剂对反应的影响第51页
        3.3.2 不同的活化剂对反应的影响第51-52页
        3.3.3 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第52页
        3.3.4 反应的结果第52-53页
        3.3.5 反应的特色第53-54页
        3.3.6 反应机理推测第54页
    3.4 实验部分第54-56页
        3.4.1 原料和仪器第54页
        3.4.2 典型实验操作第54-56页
    3.5 产物的结构表征第56-57页
    3.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59页
第四章 纳米Pd催化的富电子烯烃与卤代芳烃的Heck反应第59-73页
    4.1 引言第59-62页
        4.1.1 Heck反应简介第59页
        4.1.2 Heck反应的发展第59-62页
    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62-6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3-68页
        4.3.1 反应底物用量的确定第63-64页
        4.3.2 溶剂的选择第64页
        4.3.3 催化剂用量的确定第64页
        4.3.4 碱的类型及用量的选择第64-65页
        4.3.5 反应温度的确定第65页
        4.3.6 配体的选择第65页
        4.3.7 最终的优化条件第65-66页
        4.3.8 反应的结果第66-67页
        4.3.9 反应机理推测第67-68页
    4.4 实验部分第68-69页
        4.4.1 原料和仪器第68页
        4.4.2 典型实验操作第68-69页
    4.5 产物的形态和光谱数据第69-70页
    4.6 本章小结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总结与展望第73-74页
已发表学术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钯催化的导向sp~2 C-H键官能团化反应
下一篇:昆虫family-B GPCRs的比较基因组学和Tcmthl1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