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品私人提供问题的研究--以美联储为例
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7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5-17页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7-18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7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8-24页 |
2.1 交易成本、产权与制度 | 第18-20页 |
2.2 外部性 | 第20-21页 |
2.3 公共物品 | 第21-24页 |
2.3.1 传统理论的定义 | 第21-22页 |
2.3.2 重新解释 | 第22-24页 |
3 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可能性分析 | 第24-32页 |
3.1 可实现排他的情况 | 第24-28页 |
3.1.1 排他性技术的确立 | 第24-25页 |
3.1.2 排他性组织的确立 | 第25-27页 |
3.1.3 排他性制度的确立 | 第27-28页 |
3.2 难以排他的情况 | 第28-32页 |
3.2.1 利益的获取 | 第29-30页 |
3.2.2 更低交易成本的实现 | 第30-32页 |
4 公共物品私人供给中政府的作用 | 第32-37页 |
4.1 制度的提供 | 第32-34页 |
4.2 产权的界定与保护 | 第34-35页 |
4.3 监督规范 | 第35-37页 |
5 一个在难以排他情况下公共品私人提供的案例 | 第37-50页 |
5.1 美联储概况 | 第37-41页 |
5.1.1 美联储的结构 | 第37-40页 |
5.1.2 美联储的独立性 | 第40-41页 |
5.2 美联储的公共品性质 | 第41-43页 |
5.2.1 货币政策制定者 | 第41-42页 |
5.2.2 最后的贷款人 | 第42-43页 |
5.3 美联储的私有化性质 | 第43-44页 |
5.4 合理的制度安排 | 第44-50页 |
5.4.1 组织形式上的制度约束 | 第45-46页 |
5.4.2 制定货币政策的制度约束 | 第46-47页 |
5.4.3 货币发行的制度约束 | 第47-50页 |
6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