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2.1 自我肯定训练 | 第11-14页 |
2.1.1 自我肯定训练的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2.1.2 自我肯定训练形式及内容 | 第12页 |
2.1.3 团体自我肯定训练的实证研究 | 第12-14页 |
2.2 自尊 | 第14-18页 |
2.2.1 自尊的定义 | 第14-15页 |
2.2.2 自尊的作用 | 第15-16页 |
2.2.3 自尊的理论模型 | 第16-17页 |
2.2.4 自尊的测量 | 第17-18页 |
2.3 问题提出 | 第18-19页 |
2.3.1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 第18页 |
2.3.2 选题的意义与研究价值 | 第18页 |
2.3.3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3.2 研究步骤 | 第19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19页 |
3.4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3.4.1 文献资料法 | 第19页 |
3.4.2 调查法 | 第19-20页 |
3.4.3 实验研究法 | 第20-21页 |
第四章 研究一:大学生自我肯定水平及自尊水平的现状 | 第21-27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4.2.1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4.2.2 研究工具 | 第21-22页 |
4.2.3 数据分析 | 第22页 |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2-24页 |
4.3.1 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自尊量表得分比较 | 第22-23页 |
4.3.2 大学生的自我肯定状况 | 第23-24页 |
4.3.3 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和自我肯定水平的关系研究 | 第24页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24-27页 |
第五章 研究二:大学生自我肯定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 | 第27-39页 |
5.1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5.2 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5.2.1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5.2.2 研究工具 | 第27-29页 |
5.2.3 基本研究过程 | 第29-30页 |
5.3 研究程序 | 第30-36页 |
5.3.1 准备阶段 | 第30页 |
5.3.2 实验阶段 | 第30-36页 |
5.3.3 后测阶段 | 第36页 |
5.3.4 资料整合与研究报告撰写阶段 | 第36页 |
5.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6-38页 |
5.4.1 团体辅导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被试各维度显著性检验 | 第36-37页 |
5.4.2 团体辅导成员访谈反馈 | 第37-38页 |
5.5 讨论 | 第38-39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39-4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39页 |
6.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第39-40页 |
附录 A | 第40-41页 |
附录 B | 第41-42页 |
附录 C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