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计算机发展概述 | 第8-9页 |
1.2 计算机散热技术简介 | 第9-11页 |
1.3 热管在芯片散热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1.4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第2章 热管理论 | 第13-29页 |
2.1 热管简介 | 第13-16页 |
2.1.1 热管的发明 | 第13页 |
2.1.2 热管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2.1.3 热管的基本特性 | 第14-15页 |
2.1.4 热管的分类 | 第15页 |
2.1.5 热管技术及特点 | 第15-16页 |
2.2 热管理论 | 第16-19页 |
2.2.1 热管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程 | 第16-18页 |
2.2.2 热管的传热极限 | 第18-19页 |
2.3 热虹吸管 | 第19-27页 |
2.3.1 冷凝段的传热分析 | 第20-22页 |
2.3.2 蒸发段的传热分析 | 第22-23页 |
2.3.3 临界液位理论 | 第23-26页 |
2.3.4 充液量对热虹吸管传热的影响 | 第26页 |
2.3.5 工作介质物性对热管的影响 | 第26-27页 |
2.4 风速对热管换热性能的影响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CPU 散热器的仿真分析 | 第29-46页 |
3.1 ANSYS仿真软件简介 | 第29-34页 |
3.1.1 ANSYS的主要技术特点 | 第29-30页 |
3.1.2 ANSYS的主要分析功能 | 第30页 |
3.1.3 ANSYS处理器的特点 | 第30-31页 |
3.1.4 ANSYS使用中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 第31-32页 |
3.1.5 有限元分析的一些概念 | 第32页 |
3.1.6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结构 | 第32-34页 |
3.2 散热器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3.3 普通散热器的热仿真分析 | 第35-39页 |
3.3.1 问题的描述 | 第35-36页 |
3.3.2 在ANSYS中创建有限元二维模型 | 第36-37页 |
3.3.3 施加载荷及求解 | 第37-38页 |
3.3.4 察看仿真结果 | 第38-39页 |
3.4 热管式散热器的热仿真分析 | 第39-45页 |
3.4.1 热管式散热器的热仿真结果 | 第39-41页 |
3.4.2 热管式散热器在不同功率下的热仿真分析 | 第41-42页 |
3.4.3 影响散热效果的部分主要因素的热仿真分析 | 第42-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CPU 散热器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46-65页 |
4.1 实验装置 | 第46-48页 |
4.2 工作介质的选择 | 第48-49页 |
4.3 实验过程 | 第49-50页 |
4.3.1 温度的测量 | 第49-50页 |
4.3.2 实验步骤 | 第50页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0-64页 |
4.4.1 充液量对散热性能的影响 | 第50-59页 |
4.4.2 不同工质对散热性能的影响 | 第59-63页 |
4.4.3 风速对CPU重力热管的传热影响 | 第63-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EHD泵的初步研究 | 第65-73页 |
5.1 EHD泵简介 | 第65-66页 |
5.2 EHD泵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66-69页 |
5.2.1 非注入型EHD泵原理 | 第66-67页 |
5.2.2 注入型EHD泵原理 | 第67-69页 |
5.3 注入型EHD泵的制作工艺 | 第69-72页 |
5.3.1 主要实验设备 | 第69页 |
5.3.2 制作工艺 | 第69-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 | 第77-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