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所有权和取回权的保护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导言 | 第11-15页 |
一、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1-14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融资租赁法律关系概述 | 第15-22页 |
第一节 融资租赁的法律概念 | 第15-17页 |
一、融资租赁的起源 | 第15-16页 |
二、融资租赁的法律概念 | 第16-17页 |
第二节融资租赁中出租人和承租人的权利义务 | 第17-22页 |
一、出租人的权利和义务 | 第17-19页 |
二、承租人的权利和义务 | 第19-22页 |
第二章 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所有权的保护 | 第22-39页 |
第一节 第三人善意取得对出租人所有权的影响 | 第22-27页 |
一、出租人的所有权 | 第22页 |
二、对出租人所有权必须特别保护 | 第22-23页 |
三、融资租赁中的“善意取得制度” | 第23-24页 |
四、“善意取得制度”对出租人所有权的侵害 | 第24-25页 |
五、对出租人所有权直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不合理 | 第25-26页 |
六、为保护出租人所有权寻求出路 | 第26-27页 |
第二节 融资租赁登记制度对出租人所有权的保护 | 第27-36页 |
一、建立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的必要性 | 第27-28页 |
二、建立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的意义 | 第28页 |
三、我国建立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的目的 | 第28-31页 |
四、我国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的不足及试点改革 | 第31-33页 |
五、司法解释对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存在不足 | 第33-36页 |
第三节 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的改善措施 | 第36-39页 |
一、建立统一的动产登记及查询系统 | 第36-38页 |
二、在法律上为第三人查询设定义务 | 第38页 |
三、抵押在实务操作中的完全实现 | 第38-39页 |
第三章 融资租赁中出租人取回权的保护 | 第39-50页 |
第一节 融资租赁中出租人的取回权及其实现障碍 | 第39-44页 |
一、取回权的基本含义和条件 | 第39-40页 |
二、租赁物取回权的行使方式 | 第40-41页 |
三、出租人行使取回权的障碍 | 第41-44页 |
第二节 融资租赁中出租人取回权的保护 | 第44-47页 |
一、保护出租人取回权的必要性 | 第44-46页 |
二、出租人行使取回权的时间价值 | 第46页 |
三、司法解释对“出租人取回权”规定存在不足 | 第46页 |
四、我国二手市场无法保障租赁物的变现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对出租人取回权保护的改善措施 | 第47-50页 |
一、在立法上为出租人取回权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 第47-48页 |
二、进一步发展繁荣二手市场 | 第48-50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