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高校贫困生问题的产生及表现 | 第10-15页 |
(一) 高校贫困生的概念 | 第10页 |
(二) 高校贫困生的类型 | 第10-11页 |
(三) 高校贫困生的总体特点 | 第11-12页 |
(四) 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层面分析 | 第12-15页 |
二、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影响 | 第15-17页 |
(一) 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存在损害了教育机会公平的原则 | 第15页 |
(二) 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存在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 | 第15-16页 |
(三) 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存在容易诱发学校、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 第16-17页 |
三、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原因 | 第17-21页 |
(一) 社会原因是高校贫困生产生的根本原因 | 第17-18页 |
(二)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高校贫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 第18页 |
(三) 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是高校贫困生产生的重要原因 | 第18-19页 |
(四) 收费制度的实施和高校扩招也是高校贫困生产生的重要原因 | 第19页 |
(五) 助学体系不完善也是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原因 | 第19-20页 |
(六) 学生自身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 第20-21页 |
四、目前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一) “奖、助、免”的覆盖面小 | 第21页 |
(二) 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缓慢 | 第21-23页 |
(三) 勤工俭学活动中存在不足 | 第23页 |
(四) 管理制度尚需完善 | 第23-24页 |
五、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对策 | 第24-33页 |
(一) 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 第24-26页 |
(二) 加强对贫困生工作的支持和管理力度 | 第26-28页 |
(三) 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 第28-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后记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