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监护制度之完善--以未成年人保护为视角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 引言 | 第8-9页 |
二、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概述 | 第9-13页 |
(一) 未成年人的定义及特点 | 第9-10页 |
1、 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规定 | 第9页 |
2、 未成年人的国际规定 | 第9-10页 |
3、 未成年人特点 | 第10页 |
(二) 监护的概念及性质 | 第10-12页 |
1、 国际普遍规定 | 第10-11页 |
2、 我国关于监护的规定 | 第11页 |
3、 监护的性质 | 第11-12页 |
(三) 监护的目的 | 第12-13页 |
三、 监护的历史沿革和比较法考察 | 第13-24页 |
(一) 历史沿革 | 第13-14页 |
1、 罗马法监护制度 | 第13页 |
2、 我国监护制度渊源 | 第13-14页 |
(二) 未成年人监护的比较法考察 | 第14-24页 |
1、 英美法系代表国家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 第14-19页 |
2、 大陆法系代表国家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 第19-22页 |
3、 综述 | 第22-24页 |
四、 我国现行未成年人监护制度评价 | 第24-30页 |
(一) 立法层面 | 第24-26页 |
1、 立法技术缺陷 | 第24页 |
2、 指导原则“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缺失 | 第24-25页 |
3、 监护主体不适合 | 第25页 |
4、 监护权利义务和职责不明确 | 第25页 |
5、 监护监督制度无力 | 第25-26页 |
(二) 司法行政层面 | 第26-27页 |
1、 司法理念落后保守 | 第26页 |
2、 撤销制度和监护监督制度成为“僵尸条款” | 第26-27页 |
3、 司法、行政机关过于消极被动 | 第27页 |
(三) 未成年监护制度不足带来的社会问题 | 第27-30页 |
1、 未成年人被侵害事件频发 | 第28页 |
2、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愈演愈烈 | 第28-29页 |
3、 留守儿童问题极其严峻 | 第29-30页 |
五、 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之完善 | 第30-40页 |
(一) 必要性 | 第30-31页 |
1、 理念转变之需要 | 第30页 |
2、 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 | 第30页 |
3、 国际社会、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 第30-31页 |
(二) 立法层面 | 第31-33页 |
1、 单独立法并确立“儿童最大利益化原则” | 第31-32页 |
2、 设立指定监护和选定监护 | 第32页 |
3、 明确监护人权利义务 | 第32-33页 |
4、 设立监护撤销和监护监督制度的具体程序 | 第33页 |
(三) 司法实践层面 | 第33-37页 |
1、 监护撤销制度的程序设置及行使 | 第33-35页 |
2、 监护监督制度设置 | 第35-37页 |
(四) 行政层面 | 第37-40页 |
1、 进一步加强社区干预 | 第37页 |
2、 民政部门牵头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监护 | 第37-38页 |
3、 国家监护兜底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