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3.1 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研究 | 第10-12页 |
1.3.2 关于内蒙古电网发展研究 | 第12-13页 |
1.4 内蒙古电网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 第13-16页 |
1.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3-14页 |
1.4.2 循环经济理论 | 第14-15页 |
1.4.3 能源经济理论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变迁与内蒙古电力体制改革历程 | 第16-21页 |
2.1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变迁 | 第16-18页 |
2.1.1 国家垄断阶段(1985年之前) | 第16页 |
2.1.2 集资办电阶段(1985年—1996年) | 第16-17页 |
2.1.3 公司制改革阶段(1997年至1999年) | 第17页 |
2.1.4 市场化改革阶段(2000年以来) | 第17-18页 |
2.2 内蒙古电力体制改革历程 | 第18-21页 |
2.2.1 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 第19页 |
2.2.2 改革开放后(1978—2003年) | 第19-20页 |
2.2.3 “厂网分开”体制改革(2004年以来)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电力体制改革中内蒙古电网发展现状及其影响 | 第21-28页 |
3.1 电力体制改革中内蒙古电网发展现状 | 第21-25页 |
3.1.1 内蒙古电网基本概况 | 第21-22页 |
3.1.2 内蒙古电网“西电东送”情况 | 第22-23页 |
3.1.3 内蒙古电网建设情况 | 第23-25页 |
3.2 电力体制改革对内蒙古电网发展的影响 | 第25-28页 |
3.2.1 对内蒙古电网盈利能力的影响 | 第25-27页 |
3.2.2 对内蒙古电网经营管理的影响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内蒙古电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28-35页 |
4.1 内蒙古电网发展面临的机遇 | 第28-30页 |
4.1.1 宏观政策调控提供政策环境 | 第28-29页 |
4.1.2 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推动力量 | 第29页 |
4.1.3 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提供绿色通道 | 第29-30页 |
4.2 内蒙古电网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30-35页 |
4.2.1 电力供大于求,外送难局面仍然严重 | 第30-31页 |
4.2.2 电网结构、配网建设与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 第31页 |
4.2.3 电力技术相对落后,电网研发能力不足 | 第31-32页 |
4.2.4 电网规划与风电建设不衔接 | 第32-33页 |
4.2.5 电网发展的同时,环境破坏在增加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内蒙古电网可持续发展道路及实施措施 | 第35-43页 |
5.1 内蒙古电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35-36页 |
5.1.1 发展内蒙古低炭经济的主要桥梁 | 第35页 |
5.1.2 加强区域国际合作的重要载体 | 第35-36页 |
5.1.3 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有利保障 | 第36页 |
5.2 内蒙古电网可持续发展道路 | 第36-39页 |
5.2.1 明确电网低碳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 第36-37页 |
5.2.2 开辟与经济、社会及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 | 第37-38页 |
5.2.3 优化能源结构调整,推进清洁能源建设 | 第38-39页 |
5.3 内蒙古电网可持续发展实施措施 | 第39-43页 |
5.3.1 提高当地消化能力,加快外送通道建设 | 第39页 |
5.3.2 优化电网结构,完善城市配电网 | 第39-40页 |
5.3.3 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电力技术进步 | 第40-41页 |
5.3.4 改善风电发展环境,实现电网与风电和谐发展 | 第41页 |
5.3.5 重视环境保护,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