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文献综述 | 第14-41页 |
第一章 Gli/Hedgehog(Hh)信号通路与前列腺腺肿瘤的研究概述 | 第14-28页 |
1.1 前列腺肿瘤及其发病原因 | 第14-15页 |
1.2 前列腺肿瘤的生物学性 | 第15-16页 |
1.3 前列腺肿瘤的治疗方法 | 第16-17页 |
1.4 TRAMP 小鼠模型 | 第17-20页 |
1.5 前列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之间的通信 | 第20页 |
1.6 Gli/Hedgehog(Hh)信号通路 | 第20-23页 |
1.7 Hh 信号通路在前列腺发育中的作用 | 第23-24页 |
1.8 Hh 信号通路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作用 | 第24-26页 |
1.9 植物活性成分与 Gli/Hh 信号通路 | 第26页 |
1.10 总结和展望 | 第26-28页 |
第二章 Sutherlandia Frutescens 提取物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 第28-41页 |
2.1 植物 S. Frutescens 概述 | 第28-29页 |
2.2 S. Frutescens 的分类学 | 第29-31页 |
2.2.1 S. Frutescens 的命名和来源 | 第29页 |
2.2.2 S. Frutescens 的描述和分类 | 第29-31页 |
2.3 S. Frutescens 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 | 第31-34页 |
2.3.1 自由氨基酸 | 第31页 |
2.3.2 非蛋白氨基酸 | 第31-32页 |
2.3.3 松醇 | 第32-34页 |
2.3.4 黄酮类 | 第34页 |
2.3.5 三萜类皂苷 | 第34页 |
2.3.6 其它成分 | 第34页 |
2.4 S. Frutescens 的药理特性 | 第34-38页 |
2.4.1 抗癌 | 第34-35页 |
2.4.2 抗 HIV/AIDS | 第35-36页 |
2.4.3 抗糖尿病 | 第36-37页 |
2.4.4 抗炎、抗菌以及止痛 | 第37页 |
2.4.5 抗应激 | 第37页 |
2.4.6 抗氧化作用 | 第37-38页 |
2.4.7 其它适应症 | 第38页 |
2.5 不同溶剂的 S. Frutescens 提取物 | 第38-39页 |
2.6 S. Frutescens 提取物的安全性 | 第39页 |
2.7 S. Frutescens 的商业前景 | 第39页 |
2.8 总结和展望 | 第39-41页 |
试验研究 | 第41-95页 |
第三章 S. Frutescens 提取物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 Gli/Hh 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41-63页 |
3.1 材料 | 第42-43页 |
3.1.1 细胞和质粒 | 第42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42-43页 |
3.2 方法 | 第43-51页 |
3.2.1 S. Frutescens 甲醇提取物(SLE)的制备 | 第43页 |
3.2.2 细胞培养 | 第43-44页 |
3.2.3 活性炭/葡聚糖处理 FBS/NBCS 血清 | 第44-45页 |
3.2.4 Conditioned Medium (CM) 的制备 | 第45页 |
3.2.5 环巴胺和 SAG 细胞处理液的制备 | 第45页 |
3.2.6 TRAMP‐C2QGli 细胞的构建 | 第45-46页 |
3.2.7 Gli 报告基因的荧光素酶检测 | 第46页 |
3.2.8 蛋白质测定法 | 第46-47页 |
3.2.9 Western‐blotting 检测 SLE 对 Gli1 在 RMS13 细胞中表达的影响 | 第47-48页 |
3.2.10 RNA 的提取和 cDNA 的合成 | 第48-50页 |
3.2.11 实时定量 RT‐PCR | 第50页 |
3.2.12 数据处理 | 第50-51页 |
3.3 结果 | 第51-60页 |
3.3.1 SLE 抑制人和小鼠前列腺癌细胞系的生长 | 第51-52页 |
3.3.2 SLE 对人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的影响 | 第52-53页 |
3.3.3 SLE 在不同时间点对人和小鼠前列腺癌细胞系的生长抑制 | 第53-54页 |
3.3.4 环巴胺抑制 Gli 报告基因在 Shh Light II 细胞中的表达 | 第54-55页 |
3.3.5 SLE 抑制 Gli 报告基因在激活的 Shh Light II 细胞中的表达 | 第55-56页 |
3.3.6 SLE 抑制 Gli 报告基因在不激活的 Shh Light II 和 TRAMP‐C2QGli 细胞中的表达 | 第56-57页 |
3.3.7 SLE 抑制 Gli1 在人骨髓横纹肌肉癌细胞 RMS13 中的表达 | 第57页 |
3.3.8 引物 PCR 检测结果 | 第57-58页 |
3.3.9 SLE 抑制 Gli1 和 Ptch1 在小鼠前列腺癌细胞 TRAMP‐C2 中的表达 | 第58-59页 |
3.3.10 SLE 抑制 Gli1 和 Ptch1 在人前列腺癌细胞 PC3 中的表达 | 第59-60页 |
3.4 讨论 | 第60-62页 |
3.5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S. Frutescens 提取物活性成分的分析纯化及其对 Gli/Hedgehog 信号通路的作用 | 第63-79页 |
4.1 材料 | 第63-64页 |
4.1.1 细胞 | 第63-64页 |
4.1.2 试剂 | 第64页 |
4.2 方法 | 第64-69页 |
4.2.1 不同溶剂提取植物 S.Frutescens | 第64页 |
4.2.2 Gli 报告基因的荧光素酶检测 | 第64-65页 |
4.2.3 甲醇提取物的 HPLC 产物对 Gli 报告基因的影响 | 第65页 |
4.2.4 左旋刀豆氨酸对 Gli 报告基因的影响 | 第65页 |
4.2.5 叶绿酸对 Gli 报告基因的影响 | 第65页 |
4.2.6 Western‐blotting 检测叶绿酸对 Gli1 在 RMS13 细胞中表达的影响 | 第65-67页 |
4.2.7 叶绿酸对人和小鼠前列腺癌细胞的影响 | 第67页 |
4.2.8 分离纯化 S.Frutescens 的甲醇提取物 | 第67-68页 |
4.2.9 比较 Sutherlandioside D 和 S.Frutescens 甲醇提取物对 Gli 报告基因的影响 | 第68-69页 |
4.2.10 数据处理 | 第69页 |
4.3 结果 | 第69-77页 |
4.3.1 不同溶剂 S.Frutescens 提取物对 Gli 报告基因的影响 | 第69-70页 |
4.3.2 甲醇提取物的 HPLC 产物对 Gli 报告基因的影响 | 第70页 |
4.3.3 左旋刀豆氨酸对 Gli 报告基因的影响 | 第70-71页 |
4.3.4 叶绿酸对 Gli 报告基因的影响 | 第71-72页 |
4.3.5 叶绿酸抑制 Gli1 在人骨髓横纹肌肉癌细胞 RMS13 细胞中的表达 | 第72-74页 |
4.3.6 叶绿酸对人和小鼠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74页 |
4.3.7 Sutherlandioside D 可能是 S. frutescens 甲醇提取物中抑制 Gli 报告基因作用最强的化合物 | 第74-77页 |
4.4 讨论 | 第77-78页 |
4.5 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 S. Frutescens 对 TRAMP 小鼠前列腺肿瘤的影响 | 第79-95页 |
5.1 材料 | 第80页 |
5.1.1 动物 | 第80页 |
5.1.2 试剂和仪器 | 第80页 |
5.2 方法 | 第80-84页 |
5.2.1 TRAMP 小鼠饲料的准备 | 第80-81页 |
5.2.2 不同批次小鼠饲料的可重复性 | 第81-82页 |
5.2.3 小鼠饲料的稳定性 | 第82页 |
5.2.4 TRAMP 小鼠的饲养 | 第82页 |
5.2.5 检测 S. frutescens 对 TRAMP 小鼠的影响 | 第82页 |
5.2.6 环巴胺溶剂皮下注射 TRAMP 小鼠 | 第82-83页 |
5.2.7 免疫组化 | 第83页 |
5.2.8 数据分析 | 第83-84页 |
5.3 结果 | 第84-92页 |
5.3.1 S. frutescens 对 TRAMP 小鼠肾脏的影响 | 第84-85页 |
5.3.2 S. frutescens 对 TRAMP 小鼠泌尿生殖道的影响 | 第85-86页 |
5.3.3 S. frutescens 对 TRAMP 小鼠前列腺大小的影响 | 第86-87页 |
5.3.4 S. frutescens 抑制 TRAMP 小鼠前列腺肿瘤 gross‐PDC 的发生率 | 第87-89页 |
5.3.5 Gli1 蛋白在 TRAMP 小鼠前列腺肿瘤中的表达 | 第89-90页 |
5.3.6 环巴胺对 TRAMP 小鼠前列腺大小的影响 | 第90页 |
5.3.7 环巴胺对 TRAMP 小鼠前列腺肿瘤大小的影响 | 第90-91页 |
5.3.8 环巴胺对 TRAMP 小鼠前列腺肿瘤发生的影响 | 第91-92页 |
5.3.9 环巴胺对 TRAMP 小鼠前列腺肿瘤的影响 | 第92页 |
5.4 讨论 | 第92-94页 |
5.5 小结 | 第94-95页 |
全文结论 | 第95-97页 |
主要创新点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97-98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97页 |
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12页 |
附录一 主要仪器 | 第112-113页 |
附录二 主要试剂配 | 第113-114页 |
缩略词 | 第114-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作者简介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