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9-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0-12页 |
1.4 研究综述 | 第12-24页 |
2.旅游形象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4-29页 |
2.1 旅游形象相关概念 | 第24-25页 |
2.2 心理与行为学理论 | 第25-26页 |
2.3 旅游地理学相关理论 | 第26-28页 |
2.4 市场营销学与传播学相关理论 | 第28-29页 |
3.金秀大瑶山旅游形象构成要素分析 | 第29-34页 |
3.1 金秀大瑶山旅游目的地的界定 | 第29页 |
3.2 金秀大瑶山的地脉 | 第29-31页 |
3.3 金秀大瑶山的文脉 | 第31-32页 |
3.4 金秀大瑶山的旅游资源特色 | 第32-34页 |
4.金秀大瑶山旅游地的发展及旅游形象演变历程 | 第34-43页 |
4.1 金秀大瑶山社会经济状况 | 第34页 |
4.2 金秀大瑶山旅游业发展现状 | 第34-35页 |
4.3 金秀大瑶山旅游地发展及旅游形象演变的具体过程分析 | 第35-43页 |
5.金秀大瑶山旅游者感知形象调查 | 第43-54页 |
5.1 调查方案设计 | 第43-44页 |
5.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44-49页 |
5.3 金秀大瑶山旅游形象具体问题分析 | 第49-54页 |
6.促进金秀大瑶山旅游形象确立的对策研究 | 第54-64页 |
6.1 明确金秀大瑶山旅游形象管理目标 | 第54-55页 |
6.2 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完善旅游产品体系 | 第55-58页 |
6.3 加强旅游形象宣传策划,实现与客源市场的有效沟通 | 第58-61页 |
6.4 建立旅游形象监测机制,适时调控旅游形象定位工作 | 第61-63页 |
6.5 重视游客的需求,提升旅游地形象的感知质量 | 第63-64页 |
7.结论 | 第64-66页 |
7.1 总结 | 第64页 |
7.2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 | 第70-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