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11-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3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一、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二、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三、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四、研究述评 | 第16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9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二、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解析 | 第19-20页 |
一、乡村旅游 | 第19页 |
二、乡村旅游集聚区 | 第19页 |
三、旅游产业集群 | 第19-20页 |
四、乡村旅游产业集群 | 第20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一、产业集群理论 | 第20-22页 |
二、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构成 | 第22页 |
三、乡村旅游集群的形成 | 第22-25页 |
第三章 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第25-34页 |
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5-27页 |
一、研究区域范围 | 第25页 |
二、区位与自然环境 | 第25-26页 |
三、经济社会条件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第27-31页 |
一、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概况 | 第27-28页 |
二、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类型 | 第28-29页 |
三、南宁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市场机遇 | 第29-31页 |
第三节 南宁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一、政府层面 | 第31页 |
二、产业层面 | 第31-32页 |
三、企业层面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南宁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培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第34-40页 |
第一节 南宁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培育的必要性 | 第34-35页 |
一、打造南宁市乡村旅游品牌的发展需要 | 第34页 |
二、提高南宁市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需要 | 第34页 |
三、有效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公地悲剧”问题 | 第34-35页 |
四、推动南宁市乡村旅游企业规模化发展的需要 | 第35页 |
第二节 南宁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培育的可行性 | 第35-40页 |
一、区位及交通优势显著 | 第35-36页 |
二、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且空间分布相对集中 | 第36-37页 |
三、旅游产业集群的大环境 | 第37-38页 |
四、旅游市场需求持续高涨 | 第38-39页 |
五、企业间合作及创新意识增强 | 第39页 |
六、政府的扶植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南宁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培育的发展思路及构想 | 第40-53页 |
第一节 南宁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培育的发展思路 | 第40-41页 |
一、起步阶段--乡村旅游增长极的培育 | 第40-41页 |
二、强化阶段--乡村旅游产业链构建 | 第41页 |
三、形成阶段--乡村旅游集群体系的形成 | 第41页 |
第二节 南宁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培育的发展构想 | 第41-53页 |
一、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划分 | 第42-48页 |
二、南宁市六大乡村旅游集聚区的发展构想 | 第48-53页 |
第六章 南宁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培育的对策 | 第53-57页 |
第一节 政府层面 | 第53-54页 |
一、紧抓战略机遇,加强乡村旅游统筹规划 | 第53页 |
二、重点推进“风情村镇”建设,塑造乡村旅游产业新格局 | 第53页 |
三、建立乡村旅游市场竞合机制,加强行业监督和管理 | 第53-54页 |
四、软硬兼施,完善相关服务设施建设 | 第54页 |
第二节 产业层面 | 第54-55页 |
一、加快乡村旅游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 第54页 |
二、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提升竞争实力 | 第54-55页 |
三、建立产业集群组织,促进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 | 第55页 |
第三节 企业层面 | 第55-57页 |
一、提高相关企业的集聚程度,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 第55页 |
二、强化乡村旅游企业之间的双向联系,建立集群关系网络 | 第55-56页 |
三、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 第56页 |
四、有效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和设施,推进区域布局优化 | 第56-57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第57-59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57页 |
第二节 论文的创新点 | 第57-58页 |
第三节 不足之处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