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2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一、政府环境审计的含义 | 第14-15页 |
二、政府环境审计目标 | 第15页 |
三、政府环境审计内容 | 第15-16页 |
四、环境审计程序和方法 | 第16-17页 |
五、政府环境审计标准 | 第17-18页 |
六、政府环境审计的国内外对比研究 | 第18页 |
七、对已有相关文献的评述 | 第18-19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9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三、本文创新点 | 第20页 |
四、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政府环境审计的相关理论 | 第22-29页 |
第一节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第22-24页 |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概论 | 第22-23页 |
二、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履行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4-26页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 第24-25页 |
二、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审计关系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利益相关者评价 | 第26-27页 |
第四节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政府环境审计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9-39页 |
第一节 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现状 | 第29-31页 |
一、审计类型 | 第29页 |
二、审计数量 | 第29-30页 |
三、审计目标 | 第30页 |
四、审计主题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国外政府环境审计现状 | 第31-33页 |
一、美国政府环境审计现状 | 第31-32页 |
二、荷兰政府环境审计现状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国内外政府环境审计现状对比 | 第33-34页 |
第四节 国内外政府环境审计对比的借鉴意义 | 第34-35页 |
第五节 政府环境审计面临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第35-39页 |
一、环境审计面临的人文障碍 | 第35-36页 |
二、环境审计面临的制度性障碍 | 第36-37页 |
三、环境审计面临的技术障碍 | 第37页 |
四、环境审计面临的人才障碍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政府环境审计研究——“三河三湖”审计分析 | 第39-55页 |
第一节 项目概述 | 第39-42页 |
一、项目背景 | 第39-40页 |
二、项目环境审计指导思想与目标 | 第40-41页 |
三、项目审计范围与内容 | 第41-42页 |
四、项目审计标准 | 第42页 |
第二节 审计项目思路、程序与方法 | 第42-48页 |
一、评价“十五”计划的环境效益 | 第42-45页 |
二、评价环境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 第45-47页 |
三、开展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 第47-48页 |
第三节 审计结果与评价 | 第48-55页 |
一、2009年的“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工作治理成效 | 第48-49页 |
二、审计项目后续治理情况 | 第49-50页 |
三、“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工作主要问题与成因 | 第50-51页 |
四、审计调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 第51-52页 |
五、项目审计建议 | 第52-53页 |
六、项目案例评价 | 第53-55页 |
第五章 政府环境审计建议及研究展望 | 第55-60页 |
第一节 针对审计部门可控问题的建议 | 第55-57页 |
一、完善环境审计体制,提高公共地位 | 第55页 |
二、量力拓展环境审计内容与范围 | 第55-56页 |
三、建立环境审计复合型人才队伍 | 第56页 |
四、加强环境审计的内部组织协调 | 第56-57页 |
五、进一步加大政府环保资金审计力度 | 第57页 |
第二节 针对审计部门不可控问题的建议 | 第57-58页 |
一、加快建立和完善环境审计依据 | 第57-58页 |
二、加大对审计结果的执法力度 | 第58页 |
三、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推进环境审计发展步伐 | 第58页 |
第三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