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 声呐腔导流罩背景噪声来源及传播途径 | 第15-17页 |
1.3 声呐部位自噪声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1 声呐腔内自噪声的控制 | 第17-18页 |
1.3.2 声呐腔内自噪声常用预报方法 | 第18-20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声呐腔理论分析模型 | 第22-38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含弹性边界流固耦合的声学方程 | 第22-28页 |
2.2.1 模型建立 | 第22-23页 |
2.2.2 声学模态方程 | 第23-26页 |
2.2.3 流固耦合作用的表达 | 第26-28页 |
2.3 不含吸声边界的流固耦合方程的模态法求解 | 第28-36页 |
2.3.1 考虑弹性边界流固耦合作用的固有模态 | 第28-30页 |
2.3.2 关于模态正交性的讨论 | 第30-33页 |
2.3.3 弹性边界受到激励时的声场声压分布求解 | 第33-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基于矩形声呐腔模型的机械自噪声传播特性分析 | 第38-62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矩形薄板的振动响应及矩形腔的模态解 | 第38-42页 |
3.2.1 薄板横向振动微分方程 | 第38-39页 |
3.2.2 薄板的边界条件 | 第39-40页 |
3.2.3 矩形薄板的固有振动 | 第40-41页 |
3.2.4 矩形腔的模态解 | 第41-42页 |
3.3 MATLAB编程对声呐腔内噪声预测 | 第42-54页 |
3.3.1 模态分析 | 第42-44页 |
3.3.2 板模态与腔模态 | 第44-45页 |
3.3.3 减噪量相关图形分析 | 第45-51页 |
3.3.4 流固耦合后腔体固有频率特性分析 | 第51-54页 |
3.4 基于Virtual.lab Acoustics的声呐腔噪声预测仿真 | 第54-59页 |
3.4.1 Virtual.lab的建模和分析过程 | 第55-56页 |
3.4.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6-5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4章 夹芯板腔壁结构声呐腔的机械自噪声分析 | 第62-84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矩形夹芯板的振动微分方程 | 第62-70页 |
4.2.1 矩形夹芯板的横向振动微分方程求解 | 第62-68页 |
4.2.2 矩形腔模态方程求解 | 第68-70页 |
4.3 夹芯板的边界条件及固有振动 | 第70-75页 |
4.3.1 边界上有弹性转动约束,没有横向位移,并且非铆接 | 第70-72页 |
4.3.2 边缘上有弹性转动约束,没有横向位移,且有铆接 | 第72页 |
4.3.3 有横向弹性约束,没有转动 | 第72-73页 |
4.3.4 固定支撑 | 第73页 |
4.3.5 不同边界条件下夹芯板的固有振动 | 第73-75页 |
4.4 夹芯板腔壁结构矩形腔内机械噪声分析 | 第75-81页 |
4.4.1 夹芯板的固有振动 | 第75页 |
4.4.2 MATLAB编程对声呐腔内噪声预测 | 第75-8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1-84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5.1 总结 | 第84-85页 |
5.2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4-9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