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1 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的研究 | 第11页 |
1.2.2 财税政策与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方面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3 财政转移支付对区域协同发展方面的研究 | 第12页 |
1.2.4 财政均等化对区域协同发展方面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3-15页 |
2 理论综述与规律探讨 | 第15-20页 |
2.1 区域协同发展理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 第15-16页 |
2.2 财政转移支付理论 | 第16-18页 |
2.3 财政均等化理论 | 第18-19页 |
2.4 税收与区域协同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3 区域协同发展的财税政策国际借鉴 | 第20-24页 |
3.1 美国的财税政策及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启示 | 第20-21页 |
3.2 日本的税收政策及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启示 | 第21-22页 |
3.3 欧盟的财政政策及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启示 | 第22页 |
3.4 德国转移支付政策及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启示 | 第22-24页 |
4 现行财税政策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24-36页 |
4.1 京津冀发展概况 | 第24页 |
4.2 京津冀地区经济差距分析 | 第24-26页 |
4.2.1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显著 | 第24-25页 |
4.2.2 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25-26页 |
4.3 财政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 | 第26-31页 |
4.3.1 京津冀历年人均财政收入比较分析 | 第27-29页 |
4.3.2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和财政支出联系分析 | 第29-30页 |
4.3.3 财政转移支付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30-31页 |
4.4 税收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 | 第31-33页 |
4.4.1 现行税收政策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 | 第31-32页 |
4.4.2 税收对区域协同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以首钢搬迁为例 | 第32-33页 |
4.5 京津冀财税政策问题分析 | 第33-36页 |
4.5.1 京津冀政府间“分灶吃饭”的财政制度制约了区域协同发展 | 第33页 |
4.5.2 京津冀区域财政收支与事权不匹配 | 第33-34页 |
4.5.3 京津冀地区财力差距导致公共服务水平差异明显 | 第34-35页 |
4.5.4 生态涵养区补偿不足使地区发展更加不平衡 | 第35-36页 |
5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财税政策构建 | 第36-43页 |
5.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 第36-39页 |
5.1.1 突破京津冀行政分割的财税体制 | 第36页 |
5.1.2 建立有利于京津冀生态涵养的财政政策 | 第36-37页 |
5.1.3 建立首都财政 | 第37-38页 |
5.1.4 利用财政政策引导产业转移 | 第38页 |
5.1.5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域内财政均等化 | 第38-39页 |
5.2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 第39-43页 |
5.2.1 通过改革税制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 第39-40页 |
5.2.2 建立区际税收协同和利益分享机制 | 第40-41页 |
5.2.3 开征环境税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生态协同发展 | 第41页 |
5.2.4 税收优惠政策逐渐向河北地区倾斜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