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生态多孔混凝土降碱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立题依据及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8页
        1.2.1 生态多孔混凝土性能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2 生态多孔混凝土降碱工艺与相互关系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3 生态多孔混凝土降碱技术与植物匹配性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4 生态多孔混凝土孔结构研究现状第18页
    1.3 存在的问题第18-19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9-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2 技术路线第20-21页
2 原材料的选择、性能及试验方法第21-33页
    2.1 原材料及其基本性能第21-24页
        2.1.1 胶凝材料第21-23页
        2.1.2 粗集料第23页
        2.1.3 化学试剂第23-24页
        2.1.4 拌合水第24页
    2.2 降碱前后生态多孔混凝土配合比第24-26页
        2.2.1 单一降碱试验配合比第24-26页
        2.2.2 复合降碱试验配合比第26页
    2.3 试验方法第26-32页
        2.3.1 生态多孔混凝土搅拌成型第26-27页
        2.3.2 生态多孔混凝土单一降碱处理方法第27-29页
        2.3.3 生态多孔混凝土复合降碱处理方法第29页
        2.3.4 生态多孔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第29页
        2.3.5 生态多孔混凝土孔隙率测试第29-31页
        2.3.6 生态多孔混凝土pH值测试第31页
        2.3.7 生态多孔混凝土孔结构形态测试第31-32页
    2.4 小结第32-33页
3 水泥基胶凝材料碱度影响因素分析第33-43页
    3.1 水泥品种对水泥净浆pH值的影响第33-34页
    3.2 矿物掺合料品种及掺量对水泥净浆pH值的影响第34-35页
    3.3 改性材料对水泥净浆pH值的影响第35-37页
    3.4 不同降碱材料的降碱效果评价第37-41页
        3.4.1 3d龄期时不同降碱材料对浆体碱含量的影响分析第37-38页
        3.4.2 7d龄期时不同降碱材料对浆体碱含量的影响分析第38-39页
        3.4.3 28d龄期时不同降碱材料对浆体碱含量的影响分析第39-40页
        3.4.4 56d龄期时不同降碱材料对浆体碱含量的影响分析第40-41页
    3.5 小结第41-43页
4 生态多孔混凝土不同降碱工艺优化研究第43-57页
    4.1 单一降碱工艺对生态多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第43-50页
        4.1.1 草酸浸泡对生态多孔混凝土强度及碱度的影响第43-45页
        4.1.2 草酸、永凝液喷涂对生态多孔混凝土强度及碱度的影响第45-49页
        4.1.3 快速碳化对生态多孔混凝土强度及碱度的影响第49-50页
    4.2 复合降碱工艺对生态多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第50-52页
    4.3 生态多孔混凝土与植被品种的匹配及适应性第52-54页
        4.3.1 植物品种的选择第52-53页
        4.3.2 种植材料的选择第53-54页
        4.3.3 草种种植施工原则第54页
    4.4 植草试验验证第54-55页
    4.5 小结第55-57页
5 生态多孔混凝土孔结构特征研究第57-67页
    5.1 孔结构图像处理技术第57-59页
        5.1.1 孔结构图像获取第57页
        5.1.2 孔结构图像处理第57-58页
        5.1.3 图像孔隙率计算第58-59页
    5.2 孔结构三维模型建立第59-61页
    5.3 孔结构分形研究第61-65页
        5.3.1 分形几何理论第61页
        5.3.2 孔隙面分形维数的测定第61-63页
        5.3.3 孔隙分形特征第63-65页
    5.4 小结第65-6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6.1 结论第67-68页
    6.2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一流大学战略规划借鉴研究
下一篇:基子结构—声学灵敏度的挖掘机驾驶室内噪声分析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