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PEDV新疫苗候选株的筛选及其分子特征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英文缩略表第13-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4页
    1.1 PEDV概述第14-16页
        1.1.1 PEDV的病原特性第14-15页
        1.1.2 PED的流行病学第15-16页
        1.1.3 PEDV的鉴别与防控第16页
        1.1.4 PEDV感染性克隆的研究第16页
    1.2 PEDV的生物学特性第16-19页
        1.2.1 PEDV的形态结构第16-17页
        1.2.2 PEDV的基因组结构第17-18页
        1.2.3 PEDV基因组编码蛋白及功能第18-19页
    1.3 PEDV毒株的演化第19-22页
    1.4 PEDV疫苗的研究进展第22-23页
        1.4.1 传统疫苗第22页
        1.4.2 基因工程疫苗第22-23页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PEDV疫苗株的筛选第24-35页
    2.1 材料第24-25页
        2.1.1 毒株、细胞第24页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4页
        2.1.3 主要试剂与溶液第24-25页
    2.2 方法第25-29页
        2.2.1 LNCT2毒株的鉴定第25-26页
        2.2.2 PEDV疫苗候选株的传代第26页
        2.2.3 PEDV疫苗候选株的筛选第26页
        2.2.4 动物感染性试验第26-27页
        2.2.5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第27-28页
        2.2.6 肠道内病毒载量检测第28-29页
    2.3 结果第29-35页
        2.3.1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第29-30页
        2.3.2 RT-PCR鉴定结果第30页
        2.3.3 LNCT2株的致病性分析第30-34页
        2.3.4 不同克隆株的中和抗体效价第34-35页
第三章 不同代次全基因组的演化分析第35-45页
    3.1 材料第35-36页
        3.1.1 毒株、细胞第35页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5页
        3.1.3 主要试剂与溶液第35-36页
    3.2 方法第36-38页
        3.2.1 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第36-37页
        3.2.2 各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序列分析第37页
        3.2.3 生物学特性分析第37-38页
    3.3 结果第38-45页
        3.3.1 噬斑形态观察第38页
        3.3.2 不同代次病毒滴度的变化第38-39页
        3.3.3 病毒粒子电镜的观察第39页
        3.3.4 全基因组序列的遗传演化分析第39-41页
        3.3.5 体外传代过程中全基因组的变异分析第41-45页
第四章 致病性差异分析第45-52页
    4.1 材料第45-46页
        4.1.1 毒株、细胞和试验动物第45页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45页
        4.1.3 主要试剂与溶液第45-46页
    4.2 方法第46-47页
        4.2.1 动物试验设计第46页
        4.2.2 观察临床症状与数据采集第46-47页
        4.2.3 检测肠道病毒载量的分布第47页
    4.3 结果第47-52页
        4.3.1 临床症状表现第47-48页
        4.3.2 试验猪剖检观察第48页
        4.3.3 组织病理学观察第48-50页
        4.3.4 病毒载量的检测第50-52页
第五章 讨论第52-55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作者简历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新黄绿叶基因YGL9的鉴定和图位克隆
下一篇:从学生体质下降审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目标定位及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