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1 叶色突变体的分类和来源 | 第11-12页 |
1.1.1 叶色突变体的分类 | 第11页 |
1.1.2 叶色突变体的来源 | 第11-12页 |
1.2 叶色突变体的分子机制 | 第12-20页 |
1.2.1 环境因素对叶色突变体的影响 | 第12-13页 |
1.2.2 光合色素代谢途径的基因突变 | 第13-18页 |
1.2.3 叶绿体发育相关途径的基因突变 | 第18-19页 |
1.2.4 其它途径的基因突变 | 第19-20页 |
1.3 水稻叶色突变基因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1.3.1 水稻叶色突变基因的分子定位 | 第20-21页 |
1.3.2 水稻叶色突变体的图位克隆 | 第21-22页 |
1.4 叶色突变体的应用 | 第22-23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3-25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5-35页 |
3.1 材料 | 第25-26页 |
3.1.1 供试植物材料 | 第25页 |
3.1.2 菌种及质粒 | 第25页 |
3.1.3 主要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25页 |
3.1.4 试剂盒 | 第25页 |
3.1.5 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3.2 突变体表型鉴定及主要农艺性状调查 | 第26页 |
3.3 光合色素含量测定 | 第26页 |
3.4 光合特性参数测定 | 第26-27页 |
3.5 气孔扫描电镜分析 | 第27页 |
3.6 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 | 第27页 |
3.7 YGL9基因的基因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 第27-32页 |
3.7.1 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7-28页 |
3.7.2 分子标记的开发 | 第28-29页 |
3.7.3 基因定位和图谱构建 | 第29-31页 |
3.7.4 候选基因分析 | 第31-32页 |
3.8 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分析 | 第32-35页 |
3.8.1 RNA的提取纯化 | 第32-34页 |
3.8.2 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分析 | 第34-35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5-45页 |
4.1 突变体表型鉴定及主要农艺性状特征 | 第35-36页 |
4.2 突变体光合色素含量分析 | 第36-37页 |
4.3 突变体光合特性参数分析 | 第37-38页 |
4.4 气孔扫描电镜分析 | 第38页 |
4.5 突变体叶绿体超微结构分析 | 第38-39页 |
4.6 突变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39页 |
4.7 基因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 第39-43页 |
4.7.1 基因定位 | 第39-41页 |
4.7.2 候选基因分析 | 第41-43页 |
4.8 部分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第43-45页 |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5-51页 |
5.1 讨论 | 第45-49页 |
5.1.1 YGL9基因突变引起农艺性状及细胞结构的变化 | 第45-46页 |
5.1.2 ygl9是一个新的水稻叶色突变体 | 第46页 |
5.1.3 YGL9候选基因的确定 | 第46-47页 |
5.1.4 YGL9基因突变引起其他多个基因表达水平变化 | 第47-48页 |
5.1.5 YGL9基因编码的蛋白 | 第48-49页 |
5.2 主要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在校期间所参加的科研课题和发表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