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民政和社会保障事业管理法令论文

我国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2页
    1.1 选题背景第8页
    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1 理论意义第8-9页
        1.2.2 实践意义第9页
    1.3 研究现状第9-10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1.4 研究方法第10-12页
2 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概述第12-16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2-13页
        2.1.1 志愿组织第12页
        2.1.2 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组织第12-13页
    2.2 相关理论第13-14页
        2.2.1 公众参与理论第13页
        2.2.2 市场失灵理论第13页
        2.2.3 政府失灵理论第13-14页
    2.3 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的作用和影响第14-16页
3 我国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立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16-20页
    3.1 我国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立法现状第16-17页
        3.1.1 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第16页
        3.1.2 我国部门法规及政策的有关规定第16-17页
        3.1.3 我国地方法规及政策的有关规定第17页
    3.2 我国环境保护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第17-20页
        3.2.1 环境保护志愿者的法律资格认定尚未统一第17-18页
        3.2.2 环境保护志愿者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第18页
        3.2.3 缺少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的经费保障机制第18页
        3.2.4 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组织的准入门槛过高第18页
        3.2.5 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第18-20页
4 国外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立法比较分析第20-26页
    4.1 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组织法律资格的确定第20-22页
        4.1.1 日本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组织法律资格的确定第20-21页
        4.1.2 美国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组织法律资格的确定第21页
        4.1.3 国外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组织主体资格的确定对我国的启示第21-22页
    4.2 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组织的权利义务的设定第22-23页
        4.2.1 俄罗斯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组织权利义务的设定第22页
        4.2.2 德国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组织权利义务的设定第22-23页
        4.2.3 国外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组织权利义务的设定对我国的启示第23页
    4.3 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组织的监督管理第23-26页
        4.3.1 美国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组织的监督管理第23-24页
        4.3.2 英国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组织的监督管理第24-25页
        4.3.3 国外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组织的监督管理对我国的启示第25-26页
5 完善我国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立法的建议第26-30页
    5.1 环境保护志愿者的法律资格第26页
        5.1.1 志愿者的年龄第26页
        5.1.2 志愿者的资格认证第26页
    5.2 环境保护志愿组织的法律地位第26-27页
        5.2.1 非营利性的中介机构第26页
        5.2.2 规范性的社会团体第26-27页
        5.2.3 改革现行民间组织登记制度第27页
    5.3 环境保护志愿者和志愿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第27页
        5.3.1 环境保护志愿者与志愿组织非雇佣关系第27页
        5.3.2 环境保护志愿者与志愿组织非无因管理关系第27页
        5.3.3 环境保护志愿者与志愿组织是特殊的合同关系第27页
    5.4 环境保护志愿服务中的权利及义务第27-28页
        5.4.1 环境保护志愿者的权利及义务第27-28页
        5.4.2 环境保护志愿组织的权利及义务第28页
    5.5 奖励与保障第28-30页
        5.5.1 对志愿者进行评鉴和奖励表扬第29页
        5.5.2 为志愿者提供人身保险第29页
        5.5.3 提供资金政策支持第29页
        5.5.4 建立监督评估机制第29-30页
6 结语第30-32页
参考文献第32-35页
致谢第35-36页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美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比研究
下一篇:基于数字化环境的教师自主学习模式探究--以SharePoint平台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