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1.3.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3.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2 共享发展理念概述 | 第19-32页 |
2.1 共享发展内涵 | 第19-25页 |
2.1.1 共享发展是全民的共享 | 第19-20页 |
2.1.2 共享发展是全面的共享 | 第20-21页 |
2.1.3 共享发展是共建的共享 | 第21-23页 |
2.1.4 共享发展是渐进的共享 | 第23-24页 |
2.1.5 共享发展理念的创新之处 | 第24-25页 |
2.2. “共享发展”理念渊源 | 第25-28页 |
2.2.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享发展思想分析 | 第25-26页 |
2.2.2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分析 | 第26-28页 |
2.2.3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共享发展思想分析 | 第28页 |
2.3 共享发展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 第28-32页 |
2.3.1 有利于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矛盾 | 第28-29页 |
2.3.2 形成了共享发展的良性循环 | 第29-30页 |
2.3.3 更好地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 第30-32页 |
3 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现状 | 第32-41页 |
3.1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实践结果 | 第32-35页 |
3.1.1 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第32-33页 |
3.1.2 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和充实 | 第33页 |
3.1.3 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 第33-34页 |
3.1.4 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在不断完善 | 第34-35页 |
3.2 共享发展面临的两大关键性问题 | 第35-41页 |
3.2.1 社会非公平正义问题 | 第35-39页 |
3.2.2 制度健全及落实问题 | 第39-41页 |
4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路径 | 第41-53页 |
4.1 树立"共享发展"的科学理念 | 第41-43页 |
4.1.1 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第41-42页 |
4.1.2 树立"共享发展"的新观念 | 第42-43页 |
4.2 夯实共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 第43-47页 |
4.2.1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 第43-44页 |
4.2.2 健全和完善有效体现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 | 第44-46页 |
4.2.3 强化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 | 第46-47页 |
4.3 落实和建立共享发展理念新制度及体系 | 第47-53页 |
4.3.1 贫困人口资产收益扶持制度 | 第47-48页 |
4.3.2 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 第48-49页 |
4.3.3 普及高中教育,贫困学生免除学杂费 | 第49-50页 |
4.3.4 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市场分配机制 | 第50-51页 |
4.3.5 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