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爬虫技术的Web应用程序漏洞检测方法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论文的组织与安排 | 第12-15页 |
第2章跨站脚本攻击相关技术基础 | 第15-27页 |
2.1 爬虫技术 | 第15-18页 |
2.2 漏洞 | 第18-19页 |
2.2.1 漏洞的成因 | 第18-19页 |
2.2.2 漏洞的发掘技术 | 第19页 |
2.3 跨站脚本攻击 | 第19-24页 |
2.3.1 跨站脚本分类 | 第20-23页 |
2.3.2 跨站脚本的攻击目的 | 第23-24页 |
2.4 跨站脚本的检测 | 第24-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Libra爬虫的设计与实现 | 第27-41页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7-28页 |
3.2 Scrapy框架的爬虫架构 | 第28-29页 |
3.3 Libra爬虫的设计 | 第29-33页 |
3.3.1 页面下载与解析 | 第29-31页 |
3.3.2 URL去重 | 第31页 |
3.3.3 URL相似性 | 第31-32页 |
3.3.4 并发操作 | 第32页 |
3.3.5 避免爬虫被禁用的策略 | 第32-33页 |
3.4 Libra爬虫的实现 | 第33-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跨站脚本攻击与检测的设计与实现 | 第41-53页 |
4.1 攻击与检测分析 | 第41-44页 |
4.2 攻击向量策略的设计 | 第44-46页 |
4.3 攻击向量生成模块的实现 | 第46-48页 |
4.4 攻击检测 | 第48-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实验与分析 | 第53-61页 |
5.1 爬虫性能检测 | 第53-56页 |
5.2 准确性检测 | 第56-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