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8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13-21页 |
一、时代背景:促进职初教师专业成长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 第13-16页 |
二、区域背景:昆明高新区的良好基础和教育事业对教师队伍的要求 | 第16-18页 |
三、学校背景:职初教师成为学校教师队伍的大量新鲜血液 | 第18-19页 |
四、个人因素:个人切身体会和研究愿望使然 | 第19-21页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一、教师 | 第21页 |
二、职初教师 | 第21-22页 |
三、小学职初教师 | 第22-23页 |
四、专业 | 第23页 |
五、教师专业成长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 | 第24-25页 |
第四节 研究的意义 | 第25-26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25-26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26页 |
第五节 论文结构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8-40页 |
第一节 关于“职初教师”相关文献的收集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下教师职业生涯的研究 | 第29-34页 |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 | 第30-32页 |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 | 第32-34页 |
第三节 职初教师现状的研究 | 第34-37页 |
一、职初教师专业成长的特定视角研究 | 第34-35页 |
二、职初教师培训的研究 | 第35-36页 |
三、职初教师学科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36-37页 |
第四节 促进职初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和途径的研究 | 第37-38页 |
一、对国外的研究 | 第37页 |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 | 第37-38页 |
第五节 研究述评 | 第38-40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40-52页 |
第一节 研究的对象 | 第40-42页 |
一、研究区域情况 | 第40-41页 |
二、调查样本的选取 | 第41-42页 |
三、访谈的对象 | 第42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42-44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42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42-43页 |
三、访谈法 | 第43页 |
四、文本分析法 | 第43-44页 |
第三节 研究工具的设计 | 第44-48页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44-48页 |
二、访谈提纲的设计 | 第48页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 | 第48-51页 |
一、研究的计划 | 第48-49页 |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49-51页 |
第五节 研究的伦理 | 第51页 |
第六节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 第52-91页 |
第一节 昆明高新区小学职初教师的结构现状 | 第52-59页 |
一、性别构成 | 第52-53页 |
二、学历结构 | 第53-54页 |
三、专业结构 | 第54页 |
四、职称结构 | 第54-55页 |
五、学科知识结构 | 第55页 |
六、担任班主任情况 | 第55-56页 |
七、承担行政工作情况 | 第56-58页 |
八、任教学科结构 | 第58页 |
九、任教年级结构 | 第58页 |
十、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二节 昆明高新区小学职初教师的专业成长现状 | 第59-65页 |
一、入职动机 | 第59-60页 |
二、专业成长满意度 | 第60-61页 |
三、专业成长主要动力 | 第61-62页 |
四、专业成长的制约因素 | 第62-64页 |
五、专业成长需求 | 第64页 |
六、小结 | 第64-65页 |
第三节 昆明高新区小学职初教师的专业知识 | 第65-71页 |
一、职初教师的教学评价 | 第65-67页 |
二、职初教师的教学法知识 | 第67-69页 |
三、职初教师的学生知识 | 第69-71页 |
四、小结 | 第71页 |
第四节 昆明高新区小学职初教师的成长平台 | 第71-78页 |
一、职初教师的成长空间 | 第71-74页 |
二、职初教师的成长平台 | 第74-77页 |
三、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节 昆明高新区小学职初教师的发展模式 | 第78-85页 |
一、职初教师专业成长规划 | 第78-79页 |
二、职初教师的反思 | 第79页 |
三、职初教师积极性 | 第79-80页 |
四、师徒带教 | 第80-82页 |
五、职初教师的阅读 | 第82页 |
六、职初教师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
七、职初教师成长途径 | 第83-84页 |
八、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节 昆明高新区小学职初教师的评价与管理 | 第85-90页 |
一、职初教师培训管理 | 第85页 |
二、职初教师激励方式 | 第85-86页 |
三、职初教师评价方式 | 第86-87页 |
四、影响职初教师成长的环境因素 | 第87-88页 |
五、职初教师的专业成长中的困难和需求 | 第88-89页 |
六、小结 | 第89-90页 |
第七节 总结 | 第90-91页 |
第五章 典型案例分析 | 第91-102页 |
一、案例一:在磨课中提升 在历练中成长 | 第91-93页 |
二、案例二:在课赛实战中获得成长 | 第93-98页 |
三、案例三:虚心向师傅学习,不断反思,在团队中提升自己 | 第98-101页 |
四、启示 | 第101-10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第102-112页 |
第一节 总结和结论 | 第102-106页 |
第二节 对学校管理者及职初教师本人的启示 | 第106-110页 |
一、根据职初教师不同阶段特征规律做出有针对性的帮扶 | 第106-108页 |
二、努力把职初教师的工作压力转换为专业成长的动力 | 第108页 |
三、以教学技能提升为核心促进职初教师专业成长 | 第108-109页 |
四、构建科学的职初教师成长体系 | 第109-110页 |
五、以人为本,关注职初教师的个体经验 | 第110页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7页 |
附录 | 第117-131页 |
附录A:小学职初教师专业成长调查问卷 | 第117-119页 |
附录B:关于小学职初教师专业成长的访谈提纲 | 第119-121页 |
附录C:昆明高新一小责任教师制暂行规定 | 第121-123页 |
附录D:昆明高新一小师徒带教导师制工作条例 | 第123-125页 |
附录E:昆明高新第四小学2014年新教师顶岗研修暨考核培训方案 | 第125-126页 |
附录F:昆明高新第四小学2015年新教师成长培训计划 | 第126-128页 |
附录G:昆明高新区2015年新招聘教师培训安排表 | 第128-129页 |
附件H:昆明高新区2015新招聘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学习用书推荐 | 第129-130页 |
附件I:2016 年2月,昆明高新区组织 2011——2015 年参加工作的所有职初教师进行培训 | 第130-131页 |
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131-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