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

马尾松碳汇效率评价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1章 绪论第9-24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9页
        1.3.1 国外研究第11-13页
        1.3.2 国内研究第13-18页
        1.3.3 本节小结第18-19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9-22页
        1.4.1 研究方法第19-21页
        1.4.2 技术路线第21-22页
        1.4.3 主要研究内容第22页
    1.5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第22-24页
        1.5.1 创新之处第22-23页
        1.5.2 不足之处第23-24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分析第24-33页
    2.1 碳汇、碳汇效率的内涵第24-25页
    2.2 碳汇效率指标选择理论依据第25-27页
        2.2.1 生产理论第25-26页
        2.2.2 效率理论第26-27页
    2.3 马尾松碳汇效率指标分析和选择第27-31页
        2.3.1 碳汇效率的指标选择原则第27页
        2.3.2 指标选择方法第27-28页
        2.3.3 本文拟选择的指标第28-31页
    2.4 碳汇量计算方法第31-33页
第3章 基于DEA方法评价马尾松碳汇效率第33-48页
    3.1 DEA方法应用于评价碳汇效率的可行性第33页
    3.2 DEA方法应用于评价碳汇效率的模型介绍第33-38页
        3.2.1 DEA模型的基本思路第33-35页
        3.2.2 模型之一:CCR模型第35-36页
        3.2.3 模型之二:BCC模型第36-37页
        3.2.4 DEA方法的优势、局限性及注意事项第37-38页
    3.3 基于DEA方法评价马尾松碳汇效率的实证过程第38-48页
        3.3.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第38-40页
        3.3.2 基于因子分析法对指标降维第40-42页
        3.3.3 DEA碳汇效率结果分析第42-48页
第4章 基于效率分析的马尾松碳汇发展建议第48-51页
    4.1 提升林地质量等级第48页
    4.2 提高劳动力投入水平第48-49页
    4.3 营造林资金支持第49页
    4.4 建立森林碳汇保险制度第49-51页
第5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第51-53页
    5.1 全文总结第51-52页
    5.2 研究展望第52-53页
致谢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场耦合仿真的弧齿锥齿轮渗碳淬火热处理优化
下一篇:小学职初教师专业成长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所公办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