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1 国外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梁桥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梁桥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1-14页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加固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基于现行规范受力性能分析 | 第14-30页 |
2.1 工程简介 | 第14-16页 |
2.2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第16-28页 |
2.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6-19页 |
2.2.2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与验算 | 第19-23页 |
2.2.3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与验算 | 第23-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加固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基于现行规范的静载试验受力性能分析 | 第30-61页 |
3.1 桥梁外观裂缝检测 | 第30-32页 |
3.2 桥梁无损检测 | 第32-33页 |
3.2.1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 | 第32页 |
3.2.2 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 | 第32-33页 |
3.2.3 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 | 第33页 |
3.3 加固前桥梁静载试验受力性能分析 | 第33-60页 |
3.3.1 静载试验方案 | 第33-42页 |
3.3.2 理论分析模型 | 第42-44页 |
3.3.3 静载试验测试结果分析 | 第44-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加固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基于现行规范的受力性能分析 | 第61-102页 |
4.1 损伤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1-63页 |
4.1.1 桥梁开裂后预应力损失的计算 | 第61页 |
4.1.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4.2 桥梁加固设计方案 | 第63-73页 |
4.2.1 桥梁存在的主要病害及其成因分析 | 第63-65页 |
4.2.2 桥梁加固设计方案 | 第65-73页 |
4.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73-78页 |
4.3.1 有限元分析基本假定 | 第73页 |
4.3.2 材料参数及其本构关系 | 第73-78页 |
4.3.3 荷载及边界条件 | 第78页 |
4.4 预加力碳纤维板加固主梁数值仿真分析 | 第78-101页 |
4.4.1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受力性能分析 | 第78-99页 |
4.4.2 加固效果评价 | 第99-10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五章 加固后桥梁超载性能分析与方案优化建议 | 第102-111页 |
5.1 加固后鼓楼立交桥超载性能分析 | 第102-109页 |
5.1.1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各跨跨中、支点应力分析 | 第102-105页 |
5.1.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各跨碳纤维板应力分析 | 第105-109页 |
5.2 桥梁加固方案优化建议 | 第109-11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1-113页 |
6.1 结论 | 第111页 |
6.2 展望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6页 |
致谢信 | 第116-11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有 | 第117页 |